广州“如约”内测起步价最低18元

09.11.2015  10:18
原标题:广州“如约”内测起步价最低18元

广州市交委主任陈小钢曾透露,官方版约租车“如约”将于今年春节后尽快开始公测,并欢迎媒体参与并随时提意见。然而时间过去了大半年,“如约”一直悄无声息。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7日在微信微博上报料称,他受邀参与了“如约”内测,“舒适型”档次的起步价为18元。由于是内测,目前还可以每单享受5折优惠,即起步价优惠至9元。至于费率,则和时下不少互联网专车相类似。

11月8日晚上,韩志鹏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和传统出租车一样,而因为处于内测期,“如约的士”早晚高峰叫车没保障,特别是晚高峰时段,他在参与内测时一般都打不到车。广州参与内测的出租车公司透露,目前各家公司仍只有五六十台车辆参与内测,目前接到交委通知,已扩大内测范围。记者向市交委了解到,有关官方约租车的最新进展,会及时通过官方途径向公众公布。

电召达人”获邀参与

11月7日晚,韩志鹏通过微博和微信,报料称他参加了官方约租车平台“如约”的内测,并附有一张“如约的士”被叫车辆的内部图,显示他被获邀参加“如约的士”的内测。

11月8日晚上,韩志鹏介绍,3个多月前,他受广州市交委邀请,参加了如约的内测。交委工作人员给了他一个账号密码,并且教他如何使用。参加内测的主要是广州市交委和各大出租车公司人员,还有一部分就是跟韩志鹏一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民意代表。广州市交委希望收集意见,改进和完善相关技术和服务,再扩大内测范围,最后向社会进行公测。

韩志鹏说,前期参与内测的人不多,他也默认了保密的要求,没有对外公开透露内测的任何细节。但是11月6日晚上,广州市交委向电召的老客户发送了一条邀请短信,希望这些“电召达人”能够参与内测,他也收到了类似短信。韩志鹏求证后得知,交委扩大了内测的范围,多次通过广州市交通服务热线96900多次电召出租车的市民被要求参加,他认为可以公布相关细节,于是发布了相关微信微博。

舒适型”档起步价为18元

韩志鹏介绍,如约出租一共有多种车型,包括舒适型、商务型、豪华型,即将推出优选型。他一般选择的是最便宜的舒适型出租车,内测期间费用比较实惠,“舒适型”档次的起步价为18元。由于是内测,目前还可以每单享受5折优惠,即起步价优惠至9元。至于费率,则和时下不少互联网专车相类似。

韩志鹏还举例当天两单行程,给记者算了笔账,结果测试期间因为车费全部打5折,所以基本与的士价格相同,也就是说,“如约的士”全价将是出租车的2倍。与出租车起步价相似,10公里费用约为27元,也与目前2.6元/公里的的士费用差不多。“我今天从棠德花园去广园中路(远交通指挥中心)附近,如约的士用了28元,跟平时打的是差不多的。但车况和服务则全面升级了。”另外还有更低端的“优选车型”,但目前并没有上市可供挑选。

据悉,参与内测的车辆都是新车,跟普通私家车一样,并没有出租车的明显标志,只是在车的前面挡风玻璃右上角,有一个比较小的红色如约标志。在副驾驶座上面,悬挂着司机的驾驶资格证。而在如约操作界面平台,出发地、到达目的地、行驶里程、司机姓名、行驶时间、资格证的号码、哪个公司等信息都在上面一清二楚。

三种车型大部分来自广汽传祺和东风日产两个在广州的车企。”韩志鹏称,他坐过凯美瑞、丰田、日产,目前交委推出来的内测车辆有两三百辆。“我拿到的官方介绍,如约的士未来将有7种支付模式,也会是网约车(专车)里支付模式最多的。提供给乘客的支付方式,目前高达五种,包括现金、羊城通、信用卡、微信、百度钱包,其中我已专门试过嘀羊城通,非常方便。而未来,还将开通银联和支付宝,肯定会比其他专车的支付方式多。

广州交委回应仍然在内测

11月8日晚上,有2家中标“如约”出租车公司透露,各家公司仍然在交委指导下进行内测,只不过参与内测的车辆从30多台扩大到了五六十台。交委规定中标的出租车公司每天都要进行内测,每天要将相关的数据上报。

每天都是一大笔开支,我们必须自行承担车辆以及司机的费用,谁叫我们是国企呢!”一名负责人感叹称,约租车由各中标企业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哪怕购买一台20多万的中端车型约租车,采购500辆车的资金量就要上亿元。收益和风险完全由企业承担,企业不太可能购买太高端的车型。目前为了吸引内测客户,还要进行大量补贴,现在就亏了很多钱。

多家中标公司负责人透露,由于担心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一时半会竞争不过滴滴优步等专车平台,他们均只是采购了少量充当专车的车辆。“公开测试和正式上线的时间还没有确定,我们买了车就要承担大量损耗,如约推出也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些负责人介绍,除开内测以外,他们正在对一些有意开约租车的司机进行培训,培训主要由各家公司自主组织。

广州市交委则强调,有关官方约租车的最新进展,会及时通过官方途径向公众公布。

■相关

如约的士完成了份子钱改革

整体而言,韩志鹏认为“如约的士”系统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但相比其他专车有三大优点值得肯定。

一是更安全。“且不提合法性、保险索赔等问题。如约的士车上装有一台平板电脑,直接接入如约系统,司机、车辆、公司、手机等一系列关键信息,都显示在内。明显要比一般专车更安全、更靠谱。”韩志鹏还表示,“如约的士”司机全来自出租车企业,由于司机为专职非兼职,故搭乘时能让乘客有安全感。

二是不含份子钱。韩志鹏重点强调了,如约的士最值得肯定的是已经完成了份子钱改革,经营模式不再收份子钱,而是采用底薪+提成。他说:“我问过一个白云集团的的哥,只有底薪4500元,并不比每天跑12小时的的哥差。且每天只跑早晚高峰,共约9小时,目前单少也很轻松。而丽新则是3000多的底薪,再每单计提成。

三是更熟路。韩志鹏表示,他其实也多次搭乘专车,但最近半年服务下降厉害。“不但车况差了,司机很多是不认识路的。我约一个朋友过来同德围喝早茶,结果因为司机不识路,用了2个多小时才到。早茶都收市了。很多时候,时间其实比钱更珍贵,司机是否熟路直接关系到服务水平。

调研数据

去年以来,滴滴、优步等专车的兴起,为市民出行提供新的选择,但这些专车的合法性一直存疑,其监管、安全、路权等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热议。针对10月10日交通部发布专车和出租车的两条征求意见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联合凯迪数据研究中心(KCIS),通过公共政策调研平台UPPS,开展了全国范围的网络问卷调查,以了解普通民众对出租车行业现状和两份意见稿的态度。

结果显示,超过57%的受访者在打车时首选网络约租车,且高收入、高学历的人群首选网约车的比例更高(近78%的受访者认为网约车使人们打车出行总体来说更加方便了。可以说,普通民众的出行习惯某种程度上已被网约车重构。对于交通部的两份意见稿,80%的受访者都有所听说或了解,40%对意见稿进行了浏览或仔细阅读,关注度可谓不低。有60%的受访者“强烈反对”或者“反对”意见稿提出的禁止私家车以拼车名义提供运营服务,对此表示“支持”的只有11%。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对此表示,赶走兼职司机是扼杀专车的杀手锏,如果政府强制要求他们强制注册并且8年就报废,专车成本就提高了,会把绝大多数的专车拒之门外,重新让交通需求在高峰期得不到满足。

57% 受访者平时打车更愿意选择互联网专车

解读:专车更获中青年、高知识高收入阶层青睐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平时打车偏好方面,有57%的受访者打车更愿意选择互联网专车,选择出租车打车的只有27%。从职业分组来看,88%的出租车司机首选出租车,84%的全职专车司机首选专车,87%的兼职专车司机更愿意选择专车,其他职业的受访者有55%的选择专车,只有19%的选择出租车。

从性别方面来说,59%的男性首选专车,25%选择出租,51%的女性首选专车,34%首选出租。

从年龄分组来看,18岁及以下的受访者,48%的首选出租,40%的选择专车;59岁到68岁之间,43%首选专车,21%选择出租;68岁及以上,39%首选专车,42%选择出租。其他多数首选专车。

有参与调研的专家表示,从以上大数据可以看出,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收入和知识越高的群体首选专车的比例也越高。男性比女性更愿意打专车,18岁及其以下和69岁及其以上的群体更乐意选择出租车,其他年龄段则多数愿意打专车。喜欢打专车的群体主要是中青年人,但是正在向老年人快速渗透,比如在59岁到68岁之间的老年人,首选专车的群体是出租车的2倍以上。

70% 受访者认为专车应由市场定价

解读:专车是典型的共享经济产品,一刀切禁止将加剧拥堵

出租车和专车定价应该怎么制定?调查结果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出租车定价应该由市场定价,18%认为应由政府指导价,11%的认为应由政府定价。70%的受访者认为专车定价应该由市场定价,14%认为应由政府指导价,13%的认为应由政府定价。高收入、高学历的人群支持市场定价的比例更高,而多数出租车司机更倾向于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要求出租车的比例达到22%和31%,要求专车的更高达43%和19%。

有专家分析,出租车司机群体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比较大,多数倾向于干预市场,特别是在面临专车的激烈竞争,又有各方面劣势时,更是希望得到政府的保护。

对于交通部提出禁止私家车以拼车名义提供运营服务,18%的受访者非常支持,11%的表示支持,但是非常反对的高达37%,反对的有23%。也就是说,60%的受访者反对“赶走”兼职司机,支持的人数不到三成。数据显示,高收入、高学历的人群反对的比例更高,而多数出租车司机表示支持,65%的出租车司机强烈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介绍,禁止私家车接入、差异定价等规定一旦实施,必然使大量兼职司机和车辆退出专车服务市场,肯定加剧目前老百姓打车难的问题。专车是典型的共享经济的产品,未来城市的出行一定是潮汐式的,唯一能够解决这类问题的就只有类似专车这样的共享经济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时段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62% 受访者认为专车应让市场调节

解读:促进创新,充分发挥市场的技术性地位

在专车是应该接受政府监督还是市场自行调节的选择中,有62%的受访者认为专车应让市场调节,有35%表示应受政府监督。意见稿中提出完善对专车的监管,25%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强对专车运营车辆和司机的资格审查,22%的认为应加强保证专车运营的安全性,21%认为政府应为乘客司机出现纠纷时提供法律仲裁渠道,15%认为应加强对专车平台的信息监管,6%的认为应提高专车服务质量。高收入、高学历的人群更关注政府提供的法律仲裁渠道和专车的安全性。

在政策预期方面,认为两份政策会对本市的出租车和专车产生很大或者一定影响的受访者比例高达67%。有79%的受访者不打算从事专车,有18%的打算从事专车。继续从事出租车行业的司机有42%,有19%的出租车司机打算退出或者转行,观望的比例有39%。

朱巍认为,对于专车这类“互联网+”产品的监管,主管部门应秉承五大原则:一是促进创新;二是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三是充分发挥市场的技术性地位;四是要“简政放权”,实际上也是简政放“”;五是不与民争利,这是政府应秉承的最基本原则。 (谭亦芳 成希 陈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