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属国企新政:创新考核排名与负责人薪酬挂钩
如何在新一轮改革中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创造力、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一大标杆,广州又一次做出了积极的引领!
——9月19日,广州市《关于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是广州首次以市政府名义发布国企创新驱动实施政策。
《若干意见》共29条,分别从发展目标、创新氛围营造、创新考核、创新激励、资金支持、人才机制等八个方面聚焦广州市属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有国企改革观察人士指出,《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去年以来广州国资倾力打造的以“三个一”为核心的国企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基本成型。“一政策一联盟一基金”这“三驾马车”开始协同发力,广州市属国企创新驱动开始提速,并为广州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A
打造10家位居全国前列创新骨干企业
《若干意见》提出了以“十三五”收官的2020年年末为时间节点的六大发展目标,从目标定下的一组数字可以看到广州国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创新能力发挥引领表率作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核心产业的关键技术居于国内前列,打造10家水平居于全国前列的创新骨干企业;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一批行业领先的科研机构(其中国家级40家、省级15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家;
——创新投入大幅提升,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相关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创新成果显著增加,市属企业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比“十二五”期末翻一番,高新技术产品年产值率超过50%。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梁军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若干意见》每一项目标和工作抓手都紧贴实际,操作性强。同时,还将视野和目标放到全球竞争大环境下考量,更加凸显了广州及广州国资国企未来发展的大格局。”
B
提高创新在负责人业绩考核中的权重
国有企业是否具有加快创新驱动的能力,与相关制度和机制息息相关。《若干意见》尝试突破,不仅提出加大创新激励,更强化了创新考核。
如在强化创新考核方面提出:要细化和完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自主创新在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中的权重;企业符合条件的研发投入、创新转型费用、境外创新项目费用,可在经营业绩考核中视同利润;实行自主创新考核加分,要求根据每年公布的企业创新情况综合排名,对排名靠前和进步明显的企业进行考核单项加分,并对相关企业负责人在薪酬分配时给予倾斜。
在加大创新激励方面,提出设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专项奖,每年奖励优秀项目和团队,对完成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以上的企业或团队给予特别奖励;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成机制、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建立市场化引进高端、紧缺人才协议工资、中长期激励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等人工成本在工资总额预算单列机制。
C
两个“不低于20%”给予财力保障
广州在近日发布的《广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广州自创区将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在这个过程中,广州国有企业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又将做出怎样的引领和表率作用?
《若干意见》给出了明确的思路——七大举措,即:营造创新氛围、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考核、加大创新激励、加速资本融合、加强资金支持、创新人才机制。
这七大举措中,尤其值得一提的亮点是,明确提出要以“双20%”来保障创新驱动:
——至2020年,每年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利润收入中安排不低于20%的比例,一部分用于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后补助,一部分通过投入广州国资国企创新投资基金,用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建立土地补偿收入投入创新机制,引导支持企业每年从被收储土地获得的补偿收入中(剔除土地有关成本和职工安置费用)安排不低于20%比例的资金,投入到创新投资基金中,支持创新项目。
D
在梁军看来,《若干意见》出台的意义,还在于将广州“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定位和国资国企的引领和表率作用结合得非常紧密。
随着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核心战略,广州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以及《广州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方案》,同时广州国资也加快探索构建创新驱动“广州模式”,逐步完善国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体系和发展模式,《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以“三个一”为核心的广州国企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基本成型。
“三个一”即“一政策一联盟一基金”。
“一政策”即《关于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联盟”即广州市国资国企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由广州市国资委指导和监督,由广州越秀集团、广汽集团、广州市建筑集团联合发起,于2016年4月正式成立。该联盟致力于搭建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跨所有制的高端创新合作服务平台,加强企业协同,推进用产学研合作,形成开放式包容联动创新的局面,助力广州国资国企产业合作和创新发展。目前联盟已有22家成员企业。
“一基金”即广州国资国企创新投资基金。该基金由广州市国资委主导,联合越秀集团、地铁集团、水投集团、广州国发等市属企业,于2016年4月共同发起设立。创新投资基金全部以国资收益及市属国有企业出资,按母子基金模式设立,母基金首期达到30亿元。通过国有资本放大功能,联动专业机构,聚集社会资本,母子基金总规模将超过200亿元。该基金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模式创新五大创新维度,以服务广州国资系统内创新企业及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企业为目标,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及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力争未来3-5年成为广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资本尖兵。
“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广州国企创新驱动迎来了全面提速期。
广州国企成绩单
实现营业收入 2843.6亿元,同比增长13.6%
利润总额 268.9亿元,同比增长20.7%
国有净利润 108.1亿元,同比增长15.6%
已交税费 293亿元,同比增长37.3%
制表/李金宝
上半年广州市属企业利润大增20.7%
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属企业(含金融)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如图)。截至6月末,市属企业(含金融)资产总额2.5万亿元,国有净资产4488.9亿元,与去年年底相比市属企业资产总额再增1166亿元,净资产劲增501.7亿元。资产总额排在全国城市第5位、省会城市第1位。
而广州市属企业近年来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对这份成绩单的贡献功不可没。
2015年,广州市属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45%,比2010年提高5.7个百分点;累计专利申请6648件,专利授权4652件;发明专利授权量859件,比2010年增长超1.5倍;其中,广电运通获国外发明专利量就占到广州市总数的54%以上。
广汽集团构建了以广汽研究院为核心、以广汽传祺技术中心、全球优势供应商及研发机构为支撑的全球研发网。创建跨平台模块化架构CPMA,极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有效降低了成本,该项目成果荣获了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广药集团以建设生物岛科研总部为抓手,推动集团科研资源的整合和升级,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去年成立了广东医药企业首个科协,整合旗下8家国家级科研机构、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6家省高新技术企业,打造科技一体化运作的平台。同时,加快布局新业务板块医疗器械产业。
广州地铁集团牵头申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广州地铁成为全国轨道交通行业中首个牵头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企业。该项目由广州地铁集团作为主导,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广电运通、新科佳都、白云电器等8家高校和企业共同实施,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初步投入达1.42亿元。
越秀集团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优化措施和转型升级发展,三大核心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其中,越秀金控迅速崛起,新设、并购、增资扩股“三管齐下”,确立了以银行、证券为核心的国际化金融控股格局,拥有了境内外两个金控平台、境内外两个金融上市平台,成为集团资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业绩增长最快的产业板块,推动了越秀集团向高端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广州市属企业创新驱动行动亮点纷呈,为广州市国有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了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