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总多措并举培树“工匠精神”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半年多来,广州市总工会结合自身职能,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目标,激发职工群众劳动热情,推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多措并举培树广州特色的“工匠精神”。
一是机制上保障。 全市工会系统组织动员职工以解决企业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入手,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活动,探索职工技协在职业技能鉴定方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快推动劳动竞赛向纵深发展。继续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千万项目”,办好广州职工大学堂、工友和谐家园和广州职工教育网,推动全市职工提升学历和综合素质。继续推动加快各区工人文化宫建设,结合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拓展职工实训基地和技能鉴定站所,力争全市工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工种达到25个以上。扩大职业技能竞赛与技术等级晋升相结合的行业和工种范围,达到30个以上行业和集团,60个工种。
接下来,市工会系统将继续发挥发挥培养人、教育人、凝聚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大学校作用,通过“传、帮、带”,畅通职工成才通道,激励普通职工创业创新,持续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同时,也将结合自身优势,与政府、企业协作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培育的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是理论上探索。 市总工会动员系统职工群众从各自工作和领域出发,结合广州实际探索,提升“工匠精神”理论指导性。8月26日,广州工人运动学会举办了“培育工匠精神,体现职工人生价值”理论研讨会。会议形成了“严细认真,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精髓”这一共识,我市工运理论界认为,“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产业转型升级,描绘出我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宏伟蓝图,将变为现实,技术工人承载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工匠精神不仅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具体实践,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推手;让匠心回归,应当成为社会共识。
广州工人运动学会会员、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李敏教授提出,工匠精神的培养,有三个外在条件不可忽略:通过制度顶层设计,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保障机制;通过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金蓝领工程”等工作抓手,夯实产生工匠精神的人力基础;通过文化再造、源头培育、社会滋养,发展先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使工匠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
三是实践中推进。 全市工会系统举办多场次,多类别的劳动技能竞赛,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展示职业技能,争当技能能手,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9月1日,由天河区总工会、天河区城管局和天河区环卫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天河区“工匠杯”环卫技能竞赛开幕,9月8日、9日,南沙区总工会2016年促进区域发展职业技能竞赛(焊工项目)在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南沙基地举行,来三菱重工东方燃气轮机(广州)有限公司、丰爱(广州)汽车座椅部件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的53名选手参加角逐。竞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际操作技能两部分,理论知识竞赛以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测试选手对焊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能进行Φ114×8管-管对接45度固定CO?气体保护焊、Φ76×8管-管对接水平固定焊条电弧焊两项,测试选手的操作技能。9月9日上午,由番禺区总工会、番禺区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举办的2016年中药知识技能竞赛(决赛)举行,此次竞赛旨在提高该区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中药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药行业诚信经营和规范管理,推动该区医药行业更好发展,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一系列竞赛活动的举办,为一线工人搭建切磋技艺、交流技术、展示技能的平台,以赛促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全面提升职工作业的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让“工匠精神”实实在在融入到实际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