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殡仪馆举行公众开放日
大洋网讯 对于很多人来说,谈到死亡是很忌讳的,也不愿意面对。但对于一些人来说,为逝者沐浴、更衣、化妆却是他们每天面对的日常工作。昨天,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举办第五届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和各界市民代表等80多人“零距离”参观广州市殡仪馆、了解广州市火葬场的一线工作环境,体验了殡仪业务洽谈、目睹殡葬从业人员给遗体化妆、遗体火化等过程,并且聆听他们的心路历程。
殡葬工
把逝者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一样
今年22岁的小兰(化名)去年大学毕业,目前在广州市殡仪馆工作9个月了。在和前来参与公众开放日的市民分享心路历程时,小兰说,第一天来殡仪馆熟悉环境时,感觉有点害怕,因为家里人也不赞同,一开始难以接受。逐渐地,在发现自己能为这些逝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时,心情就慢慢好起来。“帮遗体做整容的时候,把他们看成像亲人一样也就不害怕了。我希望每个生命能够带着尊严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站。”生活中,她经常和家里人讲述自己的工作中的故事,也渐渐得到家人理解。
对于小兰来说,每次看到有小朋友逝者送来就心头一紧,感觉很不忍心。“有一个3岁的孩子送来,他的父母对我千叮咛万嘱咐,‘我们的孩子特别怕疼,你一定要轻点’。”小兰说,也正是因为和这些家长的接触,她更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也会因此更珍惜和父母的感情。“还有一个刚分娩的婴儿,送过来的时候满身血迹,脑袋只有我的拳头大。我就希望我能用自己的专业,让这个孩子带着他最自然的样子走完最后一站。”
小兰说,在自己入行前,觉得清明就是节假日;当入行后,感觉这个节日是对殡葬从业人员的考验,督促自己做得更好。对于入行后的生活、交际圈,她告诉记者“一些玩得好的同学,仍然会继续联系。我以前不是很理解殡葬行业,但通过现在的经历,我感觉社会还是有很多正能量的,相对以前,殡葬行业也逐步被大家理解认可。对于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至于评价,留给别人。”
她坦言,这个行业也让她学会了更加关心家人。“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给家里人打电话很少,现在会定时打电话,经常和家人沟通,也更关心家人、珍惜亲情”。
不敢去亲朋好友的喜宴,盼更多人理解
2000年就进入该行业的阿德(化名)算是老员工了,他主要从事遗体整容、防腐等方面的工作,18年的工作经历,他在行业中也取得了不少的荣誉。虽然他很热爱这个行业,但说到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他最感慨的还是自己的“朋友圈”越变越小。在昨天现场分享中,他期待的是,“更多的人不要忌讳我们”。
从事该行业也有18年的陆女士告诉记者,广州市殡仪馆平均每天处理的遗体80具以上。“如果在天气变化时,遗体量会更大,有时候一天会超过160具,这个时候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加班加点为市民做好服务,特别是在过年前,工作强度就会非常大。我们是365天都没有休息的,每年只有在年初一工作量会相对少一点,哪怕是到了初二、初三业务量都正常了。”
从事殡葬行业虽然辛苦,让陆女士觉得更难以承受的是不被人接受。她说,“其实我们很害怕让别人知道我们从事殡葬行业,我在殡仪馆工作后,亲友在摆结婚喜宴或是小孩满月酒的时候,都不再叫我。我能清楚地感受到,有人对我们这个行业很忌讳。因此,生活中自己会比较注意,特别是在人家结婚的时候,我不一定会去,但不是我们不想去。”
陆女士说,殡仪馆开放日活动举办后,把殡葬行业神秘的面纱掀开了。“现在我参加一些同学聚会好像比以前融合得更好了,但是也不排除仍然有人会忌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还是会顾及别人的一些想法。”她说,事实上,整个殡葬行业从业人员,都希望不被歧视。
据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志坚介绍,殡仪馆公众开放日的活动已经举行到第五届了,通过这个活动就是希望能够促进社会了解殡葬行业、了解殡葬从业人员;同时也希望从公众这里获得看法意见,进一步促进和提高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随着这几年开放日活动的进行,我们感觉到社会、市民群众的理念看法也在改变”。
体验者
“更加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61岁的曾婆婆是昨天参与公众开放日中最年长的一位,她一个人报名来参观。谈及为什么来参观的原因,她笑呵呵地回答记者,“多看看啊,而且每个人最终都会经历这一站”。在参观完遗体整容的环节后,她说最大的感受,是珍惜生命。
张小姐是一名年轻的社工,她和同事一起报名来参加了这次活动。“参观完后,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她说,虽然之前也经历过亲人的离世,但这一次是她最近距离了解殡葬行业和从事该行业的人群。“通过这次参观,我感觉这里的从业人员都很敬业。遗体化妆师真的很伟大,我们只是偶尔一次参观,而对她们来说是长期的工作。她们很了不起。对于我来说,我是社工,今后我会通过工作让大众去了解、接受该行业的人员。”张小姐说,另一个感受就是经过这次参观会让自己更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80后王小姐在参观后,感触也特别深。因为年轻,平时很少谈及死亡这个话题,更不会谈及殡葬从业人员。“以前看过一些网络文章说一些漂亮的女孩从事这个行业,我就想近距离了解她们。因此报名了这个开放日的活动。通过这次参观,我感觉到他/她们工作的心态都很积极,相对来说,她们的工作环境并不好,空间也相对封闭,但她们认真完成工作的态度、对生命的尊重,让我感到了震撼。”王小姐说,尤其是听殡葬从业人员分享故事后,她认为这个职业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希望大家可以慢慢转变观念。“以前有些声音说他们发‘死人财’,对他们有偏见,但通过这次参观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的,他们对生活的尊重令我感动”。
移风易俗
越来越多市民接受节地生态安葬
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一直努力推动殡葬改革向生态、节地、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文明祭祀。1988年在全国率先推出骨灰撒海服务,1989年在全国首推骨灰还林活动,截至目前,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这种不占地或少占地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至今已有1.4万多份先人骨灰长眠珠江水畔、白云山下,开绿色殡葬风气之先。2010年建成怡安新苑花坛葬区,目前累计举行了8届花坛葬仪式,500多份骨灰安眠于鲜花绿树中,迈出了绿色生态节地葬的重要一步。
此外,2007年创新推出“天堂信箱”,以“寄往天堂的思念”为主题,鼓励市民把对先人的思念付诸笔端,以“天堂信箱”的方式寄往天堂,抚慰丧属失亲之痛,据悉,天堂信箱的方式今年将继续保持。
据了解,广州市殡仪馆年处理遗体3万多具,2017年共办理基本殡葬费用免除业务34404件,免除费用3624.06万元。广州市火葬场现格位寄存骨灰约15万份,是市内拜祭人流最为密集的祭扫场所。今年清明期间将继续推出鲜花拜祭、灵牌位拜祭等文明祭扫方式。
信时记者黄艳 通讯员印锐、张翠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