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活力空间呈“一核四轴多心”结构

21.06.2022  04:23
第十一届“设计城市”圆桌研讨会15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作者 黄书悦

  中新网广东新闻6月15日电(王华 黄书悦)第十一届“设计城市”圆桌研讨会15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与会专家指出,广州的活力空间呈现“一核四轴多心”的结构。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广州绿色发展与空间活力提升”。数据显示,广州城市虚实活力空间格局存在两大特征:总体上,中心城区的越秀、海珠、天河、荔湾四区具有较高的实体活力和虚拟活力,外围区域的从化、增城、花都、南沙四区活力较低,位于中心城区和外围地区之间的番禺、白云、黄埔三区则介于二者之间;其次,广州城市活力总体上呈现空间正相关关系,高活力区存在空间聚集现象,且城市实体活力空间的聚集程度远高于城市虚拟活力空间。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江海燕认为,总体上,广州的活力空间呈现“一核四轴多心”的结构。她将城市活力空间分为三类:传统活力衰退空间、传统活力增强空间以及新型网红空间。研究发现,传统活力增强空间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及其毗邻区域;传统活力衰退空间主要位于中心城区边缘及外围地区,其中以传统商业设施的空间活力衰退最为显著;新型网红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因其受区位影响较小,这类空间总体上呈“散点式”“离散型”的分布特征。

  江海燕提出四个自然资源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实现路径,即:“运动+科技”的EOD模式;结合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发展“生态+知识”的价值转化模式;“生态+农业”价值转化模式,建设农业公园和田园综合体;“生态+文体”价值转化模式,打造主题园区和文化综合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