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进巴士,更能驶入市民心
继主题专列开进广州地铁之后,一汽巴士迎来第一部文化专列,有63年历史的公交1号线路以“广府文化”为主题,把相关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在车厢里。
为什么选1号公交线路作为“广府文化”专列?除了它本身“打头炮”的符号意义以外,这个路线所行经的地点恰恰是广府文化的缩影。从老东山开始,可以追寻中共三大代表们的足迹,恤孤院路、新河浦、庙前直街,处处雅处处古;当汽车驶往烈士陵园,这个1954年建成的烈士墓园,四季鲜花不断,木棉绽开,有广州独特的风骨;从南关到海珠广场,沿途珠江清风拂面;从文德路的笔墨纸砚到曾经广州第一高楼的爱群大厦,再驶往芳村,看广州花地花开花落。似在看景,实在读城。
如此说来,一号公交走过的路确实是广府文化的精髓。这条已伴广州走过63年的文化巴士,如今更加名副其实,有了广府文化为主题的车厢设计,文化将更好地传递到市民的心里。可不是吗?公共汽车作为一种移动的公共空间,其本身文化宣传的潜力就非常大。但是过去那么多年,我们几乎一直只把它当做广告营销的阵地,除了车厢广告、车身贴片广告、公共道德宣传以外,鲜见本地文化的植入。我们常谈“公交文化”,却很少把“文化公交”做好。以中山纪念堂、镇海楼等贯穿车身外观,再加上广东凉茶、妈子靓汤、岭南风俗、西关大屋、老广叹茶、打铁铜艺等广府文化传统元素,把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打造成文化空间,把公交车变成移动的文化大餐,谁能说这不赏心悦目?
其实,广州今年以来已经有多趟文化专列担起丰富市民交通生活的重任:方所、学而优、禾田书房以及朗声文创园这四大书店入驻有轨电车,将城市阅读专列变成了一座移动的迷你概念书店、广州情怀号诉说广州两千多年的历史文脉;地铁六号线浪漫专列,让上班族上下班心情不再拥挤……这些都体现了相关部门已经动起来,只有真正地把文化视为瑰宝,才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善待广州的历史文脉。
在城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人进入广州,为广州的建设出力,也许有人还没有爱上广府文化,除了基于“根不在此”,还因为对广府文化知之甚少。广州传统文化传播的障碍就在于地域文化和代际年龄,找对广府文化的传播方式,让广府文化融入除了是老广身上流淌的血液以外,还要成为新广州人的生活点滴,只有这样,广府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保证。如今,以公共交通工具的文化宣传主动出击,是为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