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马组委会:不下大雷雨就会跑 建议自带一次性雨衣
广马在即,雨时下时停,广马组委会秘书长李志强建议,针对等候时可能下雨的情况,建议运动员最好自备一次性雨衣,在跑步时则建议脱掉雨衣。如果明天比赛期间不下雨,则广马的最高纪录成绩极有可能“作古”。
如无大雷雨比赛照常进行
广马组委会秘书长、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李志强表示,今年广马的时间确定在12月6日,组委会和气象部门一直在密切关注天气状况。针对冷空气南下可能带来降雨,逆温情况可能带来灰霾等不利天气,组委会对此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
李志强说,根据气象部门的判断,12月6日出现灰霾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有可能出现下雨的情况。根据其它城市的马拉松经验,以及结合天气对跑步的实际影响制定的应急预案,除非出现大的雷雨天气,小到中雨天气广马将依旧照常进行。之前考虑如果出现灰霾情况,也会视灰霾污染的程度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于下雨对运动员的影响,李志强表示对运动员直接的健康影响不大,但是肯定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广马赛事运营方智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有着丰富的雨天运营马拉松的经验,大家不必担心。
建议自备雨衣应付赛前等候
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结果,广州市明天白天的天气为小雨转多云,很有可能迎来广州马拉松的第一个“雨战”。
前天,在天河体育中心南广场举行的广马博览会上,B igger跑步学院的金圣斌教练为跑友重点讲解了雨天跑马的知识。
李志强说,此前他们考察其它城市的马拉松时,也有遇到下雨的情况,根据经验,跑友最好自备一件雨衣,主要是应对出发等候时可能下雨的情况。根据计划明天7:30开跑,但运动员多达3万人,因此从早上6:00就开始检录。如果在前期热身和等候出发时下雨,建议运动员穿上雨衣,防止衣服被淋湿而感冒。
而在跑步开始后,则建议将雨衣脱掉,因为防雨的雨衣不透气,不利于散热排汗,跑起来也不方便。
长距离跑最好不要穿棉袜子
组委会提醒,由于下雨会将衣服淋湿,湿透的衣服会加重对皮肤的摩擦,因此跑半马和全马的运动员最好选择柔软、速干的专业跑步服装,纯棉的上衣并不适合长跑。同时还可以在易摩擦的大腿内侧等抹上“凡士林”等润滑剂。也可以在平时穿的跑步裤中再穿一条弹力短裤,可以避免擦伤。
除了服装外,鞋子和袜子也非常重要,建议尽量选择透气排水快的鞋子和袜子。喜欢穿棉袜子的跑友注意了,棉袜子并不适合长跑,而且会导致你的脚上起水泡,所以最好是买专门跑步用的袜子。总之专业的跑步装备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全马和半马的选手。女性则建议最好穿上运动胸罩。
带上一件干衣服还是非常必要的,下雨的时候就不管它,防也防不到的。如果带上了干爽的衣服,雨停之后换上干爽的衣服会非常舒适,比赛结束之后,运动中停下来体温会迅速下降,干爽保暖也非常重要,在极度的疲劳情况下,人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容易感冒。
学会辨别身体异常信号
“医师跑团”的队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副教授吴荣佩介绍,马拉松选手在全马的30~35公里、半马的18~20公里很容易出现“极点”,通常会有呼吸困难、肌肉痛、关节痛以及全身疲惫等反应。有些人会在此时选择放弃比赛。
吴荣佩说,“极点”是每个长跑运动员都会出现的正常状态,这个时候如果及时调整自己的节奏和呼吸,减小身体的负担,等到身体适应后,可以选择慢慢恢复速度,一般都能平稳度过。
但吴荣佩特别提醒,跑者在“极点”是要特别注意身体发出的其它异常“信号”,如果出现心跳忽快忽慢,就要引起重视了,切不可以为咬牙坚持就挺过去了。“往往最危险的就是在这个阶段,如果觉察到身体的异常,要向工作人员求助,要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赛道上的‘医师跑者’或电召医疗站的急救医生前来进行专业救助”。
量力而行学会放弃
医生跑团成员刘艳辉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马拉松跑者。他说跑马拉松和平常的训练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便都是同样的42公里,但比赛现场的氛围很容易令人亢奋,有些人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开始就往前冲。或者快到终点了,死命向前冲。往往“很容易出事”。由于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极限都会带来极限冲击。
刘艳辉提醒,一定要非常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跑马拉松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和科学训练的过程,不能指望着在正式比赛中跑出比平常好出一大截的成绩来。健康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李志强表示,马拉松能培养人坚毅不拔、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品质,但同时也要学会放弃,不能拿生命健康开玩笑。
提醒
猎德大桥不可盲目加速冲坡
此次半马和全马都会经过猎德大桥,以前跑过广马的跑友就会知道,就路线来说,这一段是半马和全马选手最难过的一个坎。
平常开车和坐车经过猎德大桥时可能只留意到美丽的景观,而坐在喝汽油跑路的汽车上,感受不到猎德大桥坡度对跑者的“刁难”。猎德大桥出现在路程的12.5公里处,前半段要爬急坡,后半段要下急坡。对人体体力的消耗极大,而且会打乱跑者跑步的节奏,从而引发身体“极点”(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能力落后于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此时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的状态)提前到来。
组委会建议,上坡时适合用小步幅跑,前脚掌着地,下坡时顺势大跨步跑,全脚掌着地,但是要控制速度和身体的平衡,切不可盲目加速冲坡。
看点
若不下雨破纪录是大概率事件
衡量一个城市的马拉松赛事的档次,包括影响力、服务水平、医疗保障、赛道等各个方面,作为竞赛项目,成绩始终是焦点。
今年,为了鼓励运动员跑出好成绩,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比赛项目的一至八名选手将设置名次奖,并对冠军成绩有具体要求,即必须在2小时9分30秒内完成比赛,否则只能拿70%奖金,也就是2.8万美元。广马女子的最好成绩为2小时26分46秒,今年全额奖金的要求是2小时28分以内。
同时为了鼓励比赛选手创造优秀的成绩,组委会将首次增设马拉松项目的破赛会纪录奖,届时,打破广马赛会纪录且获得第一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将获得额外1万美元的嘉奖。
广马男子的最好成绩是2小时11分05秒。如果明天比赛过程中不下雨,这个纪录极有可能作古。今年广马组委会特邀了46位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摩洛哥、乌干达、加拿大、达卡尔、坦桑尼亚、爱沙尼亚、美国的世界顶尖级马拉松高手。
其中肯尼亚选手莫斯·切鲁伊约特·莫索普在2011年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中获得亚军,他当时的成绩是2小时3分6秒,落后冠军仅4秒。而目前的马拉松世界纪录是他的肯尼亚同胞邓尼斯-基梅托以创造的2小时2分57秒,已经非常接近,比广马的最好成绩2小时11分05秒快了一大截。
根据天气预报,当天最高气温为17摄氏度,而马拉松赛最容易出成绩的气温是12摄氏度到16摄氏度,明天上午广州的气温恰好在这一范围。
122名医生跑广马 医疗技能已加满
今年广马为生命健康打造了“五道防线”,最前沿防线由医师跑团组成
今年香港、合肥、上饶等地马拉松赛不断传来年轻运动员猝死的消息。今年广州马拉松大大完善了医疗保障体系,为生命健康打造了“五道防线”,靠近最前沿的一道防线是由122名医生组成的队伍,贴身协助救助。
“跑步时顺便帮到人,我愿意”
本届马拉松的医疗救护措施中最大的亮点是医师跑团的加入。这个松散的民间N G O组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骨科的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赵京涛在今年2月份发起成立,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已经集结了国内各大城市200多名热爱跑步的医生。
今年二月,医师跑团成立后,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广州市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与赵京涛取得联系,表示希望成为今年广州马拉松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一部分。双方一拍即合。
“以前有人专门请我们去,我们都不愿意去。我们这个团队的骨干成员大多数都是副教授以上的,马拉松对跑步的人和举办方很重要,但是你让我坐在那里,我就不干,因为我医院里面的病人也很重要。但是跑步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你让我去跑步,顺便能够帮到人,这个我愿意。”赵京涛说,在谈合作的时候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要让大家能跑,要享受跑步的乐趣。
南都记者从广马组委会获悉,组委会非常重视这一力量,此前计划设105个医师跑者,最后增加到122名。
这些医生都很能跑
赵京涛说,在医师跑者成立之初,都是非常相熟的跑友,能不能跑、急救水平怎么样大家都很清楚。但是,队伍壮大到200多人后,有些人也是没见过的。如何保障医生真有过硬的抢救技能呢?
首先必须要同时持有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赵京涛说,对于持双证的医生来说,这些都是常识了。“像我们要出120,120的考核也是很严格的,他们经常一个电话叫我们出急诊,实际上就是考试。”
为了防止有些医生一段时间后技能生疏的情况,组委会还请红十字会的专家再次给这群医生专门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急救技能的问题解决了,42公里的路程,医生能扛得下来吗?能跑得动吗?对此赵京涛表示,这支队伍本身就是热爱跑步、热心公益的医生组成的,不但能跑完42公里,还有飞毛腿级的医生。好几个医生42公里的全马速度都在3小时15分钟左右。
“后来不是很熟悉的热心医生加进来,我们也不是马上就让他们参与马拉松这样大型赛事的救援行动的。而是开了一个医师跑者预备群,我们在预备群里面先观察一段时间,觉得他能跑了才加进来。”赵京涛说。
根据不同速度覆盖整个跑团
赵京涛将这122名医生的跑步水平一一做记录和归纳,然后将大家分成三个小组,即全马组、半马组以及迷你马组。
其中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全马和半马组。“迷你马5公里,危险性没那么大。半马的人和全马的人差不多,半马稍多一点,也有锻炼队伍的考虑。”赵京涛说,他们针对三个小组里面,将医生的跑步速度分成多个档位,这样在跑动的队伍中,确保每一个路段都会有医生在附近贴身服务。“我们设想的理想状态是每500米到800米就有一个医生,这样即便有情况发生在两个医生的中间距离最长也只有400米,我们很快就能到位。”
由于医生中有些跑者全马跑下来在3小时15分、18分就能完赛,因此前面跑得很快的运动员也能照顾到。跑在最前面的国际国内的专业选手,医生们无法跟上其速度,但是这部分人不多,其他医疗力量非常容易观察,因此也不必担心。如此,122名医师跑团基本覆盖了整个有医疗需要的跑团。
医生出问题怎么办?两人一组
医生本身出现状况了怎么办?谁来救护医生?此外有过长跑经验的人都会知道,马拉松跑几乎接近人体运动的极限,如果在40公里处发现情况需要急救,急停下来,对医生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对此,赵京涛表示,他们也考虑到这一情况,所以专门针对这些问题和医生讲解详细的操作流程。并且建议医生们牺牲一点自己的速度,保存体力以便应付急救。
在人力分配上,他们将医生们按照速度分为两两一组,前后彼此照顾。一旦遇到有跑者需要抢救,则两个医生同时上。“心肺复苏也很费力的,别说跑步了,就算正常情况按压几分钟手都很累的。如果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按压,另外一个人可以处理其他事情。”赵京涛说。
此外,在跑步过程中,也并不是所有的情况医生都会提供帮助。“比如能跑到3小时30分钟以内的医师,在前段发现某些选手出现小问题,是不会停下来处理的。因为他们要保障跑得快的那一批选手,如果在前段随便停下来,后面出现危急情况就得不到保障。”
赵京涛说,如果出现倒地、晕厥、不能跑了,他们肯定都会处理,出现速度明显下降的、呼吸异常的发现后会询问和观察,一些破点皮的就直接过了。
“如果看到有些人身体不大舒服了还跑太快,我们可能就不说话,直接陪着他跑,必要时跑到他前面挡住他,让他自然降速。”赵京涛表示,在比赛最后阶段,没有大碍医师跑团也不会处理,“跑到最后的那一批,基本没几个没问题的,一瘸一拐的都有。救不过来。但是我们到终点之后,也不会马上离开,会观察最需要救护的人。”
五道防线
1 以赛道沿线附近的医院为大后方,今年参与赛事医疗保障医院由去年的28家医院56组医务人员扩大到36家医院72组医务人员。这些医院将派工作人员到现场驻点,有需要可以第一时间到就近医院治疗。
2 现场医疗点,去年布点是从5公里开始,每2 。5公里加强设置医疗点,今年从5公里开始每1.5公里加强设置医疗点。
3 沿赛道增加40名骑行移动救护员,他们全都是医生,带有心脏除颤仪等设备,每公里1名;相当于至少每公里增加了1个救护点,这一举措为国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首次采用。
4 医疗志愿者,每100米1名,便于及时发现,并与骑行移动救护员对接,医疗志愿者全部为医科大学的学生,通过加强培训,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5 防线完全深入到跑步队伍中的医师陪跑团,有122名职业医师,他们本身既是参赛选手,又身兼医疗救护。他们发现问题将第一时间施救,并联系其他救助力量。
08-09版采写:南都记者 刘军 通讯员 陈建族 林琳
南都漫画:张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