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疫苗建议一定尽量接种!关于“问题疫苗”我们仍有几点追问
大众当然有表达恐慌的权力,但应唾弃那些恶意制造并利用恐慌获取私利的卑鄙之人。面对关乎下一代生命健康的大事,在弥漫的硝烟里,我们呼唤理性之光。
昨日(3.23),国家卫计委对疫苗事件进行了回应。国家卫计委表示已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了研判,从我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情况分析, 未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增多的情况。
非法经营疫苗涉案企业增至13家
继3月21日公布9家涉非法经营疫苗案的嫌疑企业名单之后,昨日(3.23),国家食药监总局再次发布公告,涉案药企在原有名单上新增4家,分别是山东鲁越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保定市保北医药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南阳致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及四川恒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目前,涉案企业总数已达13家。非法经营疫苗案部分上线为医药公司业务员。 (新京报记者李丹丹 张泉薇 刘素宏)
存在问题的13家企业名单
河北省卫防生物制品供应中心
湖南华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陕西益康众生医药生物有限公司
山东兆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实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郑州邦正医药有限公司
吉林尚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济宁福泰医药有限公司
陕西医维达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鲁越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保定市保北医药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南阳致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四川恒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提醒 一类疫苗建议一定尽量接种
“疫苗事件”引发公众对于能否继续接种疫苗的担忧。昨天北京市疾控回应称,北京市第一类疫苗种类是根据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结合北京市疾病发病率、传播因素、流行强度及危害程度,经济水平及政府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因此建议公众一定尽量要按照接种程序完成第一类疫苗的接种。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会有更多疫苗被列入第一类疫苗的范畴。第二类疫苗公众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来自愿选择。
前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已通过官网,公布了经辖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核认可的预防接种门诊最新名单。据悉,目前全市共有533家预防接种门诊和115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
我们关于问题疫苗的追问
昨日(3.23)下午,国家卫计委举行关于预防接种有关工作情况的媒体吹风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铠、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王华庆、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韩琤琤三位专家解答关于预防接种的问题。
▲昨日,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介绍疫苗的冷藏情况。新京报记者 李丹丹 摄
1、接种问题疫苗会有什么影响?
赵铠分析,假设疫苗在储存、运输过程中间没有冷链,对疫苗的活性或多或少会受影响。但是也要根据它在冷链以外时间长短有关系,冷链以外温度高低有关系,时间长、温度高,那可能就失效了。
他表示,疫苗出厂以前,每种疫苗都做热的稳定性研究,比如说做成疫苗了,在25℃可以保证多少天不失效,甚至有的人做37℃可以保证几天不失效。
对于接种问题疫苗是否产生不良反应,他表示应通过两个渠道调查。首先是对问题详细了解调查,如疫苗在冷链之外运输了多长时间。其次通过我国的疫苗监测网络了解接种不良反应。通过两方面的调查研究,综合评价对疫苗安全性的影响有多大。
王华庆表示,从理论上来说,由于目前这些问题疫苗是一个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不是假疫苗,或者伪劣的疫苗。它在前期有质量控制,可能风险会小一些。此外在源头上,这批疫苗前期在冷链系统内是有保证的。但是到后期它到底影响有多大,还需要评估。
他强调,接种疫苗在预防疾病方面,是其他措施不可替代的。
2、打了问题疫苗是不是要补种?
如果已经接种失效的疫苗,过了规定的年龄应该怎么办?是不是要补种呢?
对此,王华庆表示关于疫苗的补种有相关规定:如果一个人在儿童时没有打上疫苗,在何时应该补种,不同疫苗是不一样的。根据对事件调查结果,将来可能有专家组对事件做一些判断。
他解释称,在疫苗打上的情况下,也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产生免疫。“因为疫苗的主要作用是一个群体,好比一个固定人群中95%接种麻疹的人产生免疫之后,就不会出现麻疹的流行。”
他举例称,比如对脊髓灰质炎,如果服完糖丸后,有80%到85%成功免疫了,那么小儿麻痹也会被阻断,而且被消灭。“过去我们打疫苗没有做抗体检测,但是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整个疾病下降的情况,如果大家都去打疫苗,我们就建立了这个屏障,如果有一部分打疫苗,一部分不打疫苗,将来这个疾病可能会流行。”
王华庆表示,因此要控制一个传染病,尤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要必须保持一个非常高的接种率。如果接种率不高,那么某种疾病就会流行。
那么通常情况下,家长是否有必要带孩子检查是否产生抗体?王华庆表示,根据国际通用原则,打完疫苗是否成功是不需要检测的。因为在疫苗的使用过程中的成功率需要高接种率。当达到高接种率后,整个人群就产生屏障了。
3、为何出问题的全是二类疫苗?
王华庆表示,二类疫苗和一类疫苗在技术管理上是没有差别的。不管是流通环节还是使用环节,技术要求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它的采购方式是有所不同的,供应渠道也是有所不同的。像第一类疫苗它的采购是由政府来进行采购的,之后通过疾控系统逐级分发,最后到接种单位。
他表示,二类疫苗生产企业可以直接向经营企业供应,也可以向疾控部门、接种单位供应。经营企业也可以向疾控机构供应,也可以向接种单位供应,也可以向另外的经营企业进行供应。
对于事件暴露出二类疫苗的渠道中存在的问题,王华庆表示现在各个部门正在进行相关的调查,调查之后会发现问题存在哪些方面,会进行改进。
“5.7个亿的销售额是非常高的,一些医疗企业的年销售额都达不到这个数字。”赵铠说,二类疫苗以前也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但是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而放开了。然而事件表明疫苗的流通渠道管理必须加强,尤其是二类疫苗的流通现在确实比较混乱。
那么是否可将二类疫苗纳入一类疫苗?王华庆表示,这需要考虑卫生经济的效益、政府财政支持能力以及我国技术、产能等多方面因素。( 新京报记者 李丹丹刘素宏)
评论:疫苗冷链管理应堵上哪个漏洞?
这起疫苗案之中,当事人全然不合要求的疫苗管理,之所以能安然地存在于完整的冷链管理之中,就是因为这样的漏洞完全可以通过文字记录,变得完美无瑕,并足以应付一般的检查。
这些天,关于非法经营疫苗的新闻及其议论,成为一个让人绕不开的话题。人们关心疫苗问题,是因为这是关系到人们健康和良知的头等大事。好在有关部门出面发声了,用专业的知识回应了公众关切。这确实消弭了一部分人群的惶恐情绪。
在这个事情中,人们最为关心的节点在于,那一对母女是怎样犯下5.7亿大案的,其中的漏洞在哪里?
如果我们能分析一下主犯的背景,就不难发现这样的关键词:药剂师。本案犯罪嫌疑人庞某某,也就是那位母亲,原本是一名药师,所以她很清楚疫苗运送的冷链大概是怎么一回事情,也知道各个部门重点关注的督察点在什么地方。冷链管理虽然说在制度上非常完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那就是当前还不可能对冷链的各个时段实施无缝管理。
受条件限制,当前在对冷链环节实施监管的过程中,比较明确的着力点,一个是资质管理,一个是资料管理。前者涉及人员的培训,设备的购置与维护。原则上讲就是相关企业(厂商)要有合格的人、合格的设备、合格的场地,这些是硬杠杠,必须达标才能获得资格证。后者则是工作中的日常记录。这是过程监控的重要依据,但由于这些记录在很多时候是关起门来自己记,因此,有的时候就可能存在不真实的情况。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某批次药品从甲方运到了乙方,乙方要转给丙方。乙方可能经手停留一晚上,原则上讲,这一晚上这批药应该冷藏保持冷链。但因为人手不够,或者其他原因,乙方可能就直接露天过夜,第二天再找冷藏车运走,这个过程如果没有第三方看见,工作记录中记载的仍然是冷藏管理。
其实,就是这样一种自我记录描红的过程,让冷链环节在有些时候真的成为建立在良心上的过程,一旦当事人不讲良心,整个链条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具体到这起疫苗案之中,当事人全然不合要求的疫苗管理,之所以能安然地存在于完整的冷链管理之中,就是因为这样的漏洞完全可以通过文字记录,变得完美无瑕,并足以应付一般的检查。所以,一个看似赤裸裸的犯罪活动能够隐藏5年之久,就在于抓住了被监管的关键环节,能够较为轻易地实施遮掩。
当然,在这个案件中与之合作的上家与下家共同作假,洗白冷链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如果冷链的监管环节能够真正在过程中做文章,包括引入全程录像机制,或者温度的电子监控记录,或者不定期的“飞行检查”,即不事先通知的突击性抽查。在运送环节对疫苗的活性进行检验,让冷链真正无缝,那些苍蝇、蛀虫也就无从下嘴了。 (郑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