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供应链 促进转型增加福祉
本报报道,昨日,来自环境保护部污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商务部贸易研究院、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美国环保协会、沃尔玛、兴业 银行 等中央部委、国际机构、 金融 机构、学术机构、企业界及地方部门齐聚东莞,召开绿色供应链合作国际交流会,共同宣读《绿色供应链东莞倡议》,发布“绿色供应链东莞指数框架”,启动“绿色供应链合作东莞示范中心”筹备工作,东莞市政府与东盟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上世纪90年代,“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界提出,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是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而降低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对环境的压力。其主要机制是,通过企业绿色采购和公众绿色消费倒逼,拉动上下游企业进行绿色改造。与传统的通过政府执法来进行环境治理的手段相比,绿色供应链本质上是通过市场杠杆作用拉动企业绿色转型,是市场化的环境治理手段。这种创新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手段,寻求 经济 与环境平衡效果显著,逐渐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新趋势。
近年来,天津、上海等城市都在探索建设绿色供应链,而为直接响应APEC会议关于绿色发展的共识,东莞此次与相关方签署协议,合作开展绿色供应链示范工作,更是意义深远、影响甚广,东莞的探索实践,不仅是为自身绿色发展探路,也是为全国提供宝贵经验。
首先,探索推进绿色供应链工作,是东莞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狂飙式增长,东莞的环境和资源压力近于极限,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忽视环境保护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语境下的“绿色增长”成为必选目标。这在东莞具体的产业转型规划中有明确反映,在“东莞制造2025”战略中,“绿色制造”是“六大工程”之一。
为实现“绿色转型”,如上所述,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企业遵守环保法规,这在目前阶段当然很重要,但其带来的企业“绿色发展”具有更多被动意味,而且环境执法成本高昂,比较而言,绿色供应链通过供应链内的市场化力量,促使企业主动绿色生产、绿色供应,绿色理念在经济中的渗透性更强,也更有可能倒逼相关产业和企业创新升级。
其次,探索推进绿色供应链工作,是保障公民环境权利、增加社会福祉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与环境事件多发并存的是,公众环境意识十分高涨,呼吸新鲜空气、喝到干净的水、吃到无污染的食物、使用环保产品,逐渐成为公民最为关切的自身权益之一,在火热的舆论氛围下,环保被视为经济发展的道义基础。在此背景下,公民绿色消费和企业绿色采购成为推动企业绿色生产的强劲动力,因此,增强全产业链的绿色改造实质上就是增加全社会福祉。
而新的信息化手段更是让公民获得了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利器,比如,一些公益机构开发“污染地图”手机APP,相关污染企业不仅成为网络围观、“网络监督”的对象,而且污染企业产品面临被消费者集体抵制的危险。
再次,探索推进绿色供应链工作,是主动应对国际贸易规则升级挑战的必然要求。过去的国际贸易规则主要关注进出口或产品本身,而近年来,国际贸易规则深刻升级,其中,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备受瞩目。这种贸易规则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对产品本身环保标准提高,而且体现在对环保的核查延伸至生产和供应的整个链条,也就是说,不仅要求产品是环保的,而且要求生产过程也是环保的。
东莞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很多企业对于该问题感同身受,比如,欧盟等修改产品环保标准后,东莞一些出口企业就面临重大挑战。虽然中国还没有加入TPP,但TPP提出的严格的环保标准无疑是国际贸易规则发展的方向。因而,东莞探索绿色供应链,本身就是主动应对国际贸易规则升级之举。
当然,如果绿色供应链得以完善,并构建科学的绿色供应链指数,有助于为未来掌握国际贸易规则环保标准制订权奠定基础,从这个角度讲,东莞探索推进绿色供应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