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绿”已成东莞新常态

26.05.2015  13:16

■大屏嶂森林公园,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畅行在绿道上。(资料图 蓝业佐 摄)

东莞时间网讯 东莞是一个热点城市。10年前的东莞,以“制造名城”吸引了大批投资商和务工者。10年后的东莞,又以“生态之城”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经济活力与生态魅力,是这个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新标签。 

港人回乡生态养老

港商王先生是厚街人,20多年前在厚街投资了一间鞋厂,那时候,每逢周末,他都会回香港和家人团聚。而现在,他很少回香港了,他妻子经常来东莞陪他。他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莞的生态环境比以前好很多,他和妻子经常去大岭山森林公园游玩,欣赏湖光山色、呼吸新鲜空气。他说,等他退休后,他会在东莞养老,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他所说的大岭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约74平方公里,他与妻子多次流连忘返。他说,在大岭山森林公园开放前,他的娱乐节目是唱卡拉OK、喝酒吃饭,如今的娱乐节目是逛森林。

在10年前,东莞以价廉物美的房地产,吸引了不少港商买房养老,如今,东莞以生态绿城的品质,吸引了不少港商生态养老。每逢吃荔枝季节,虎门厚街长安等地,都会请在香港定居的老乡回来吃荔枝。在登记名册时,发现不少上了年纪的香港老乡,早已经从香港回到东莞养老。虎门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空闲时到森林里走走,非常惬意。

假如东莞没有森林,这些老人会回来吗?该工作人员说,他们就是看中东莞的生态环境才回来的。

出门见绿已成特色

如果说,东莞以前是出门见工厂的话,那么,现在是出门见绿了。

经过不断的努力,东莞的绿色生态架构已经形成,成为整座城市的“骨架”。据统计,截至2014年,东莞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4%,林木绿化率达41.2%,活立木蓄积量331.4万立方米,森林生态效益总值75亿元,建成休闲游憩绿地1287处,建成绿道955.9公里。

在近10年来,东莞这个世界工厂,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众多荣誉称号。

漫游东莞,可以感受到清晰的生态脉络。山区片被银瓶山森林公园、大屏嶂森林公园、山水天地森林公园、碧湖森林公园、樟木头林场等包围着;沿海片有威远岛森林公园与海岸线相映成辉;市区片有黄旗山城市公园、水濂山森林公园、同沙生态园盘踞;中部有大岭山森林公园、黄牛埔森林公园穿插;水乡片有多个百年古老风水林、11.04平方公里的13个湿地公园,其中,东莞生态园荣获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珠三角地区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与此同时,绿道和绿化带环绕全市,小山小湖点缀各地,社区公园星罗棋布,建成休闲游憩绿地1287处,实现市民出门享绿。

我们来细细翻看镇村的生态文明。我市投入1.2亿元,着力打造麻涌新基、中堂湛翠等6个水乡特色村落,重现逐水而绿、依水而居的水乡风貌。每年投入195万元,通过绿化升级改造,将森林带进小区、园区和校区,建成洪梅梅沙等48个森林家园,新建林业生态文明村44个。清溪镇、石排镇获评“中国最美小镇”,塘厦镇、长安镇获评“国家园林城镇”,寮步镇、横沥镇获评“国家级生态镇”,大岭山、石碣镇获评“中国绿色名镇”。

“绿都”十年磨一剑

以往东莞旅游资源贫乏,除了虎门销烟池、虎门海战馆、威远炮台能吸引外地游客,其他地方鲜有游人,东莞人一般都外出旅游。如今,东莞成了旅游胜地,仅仅是森林公园,每年吸引本地和外地游客就超过1500万人次,2014年的森林游客高达1750万人次。

东莞绿都的背后,是十年磨一剑。

在这10年里,东莞各级政府投资40多亿元整山,在原有林场的基础上,建成了十大森林公园;投资14.8亿元建成绿道;投资约13亿元建成了13个湿地公园。自2011年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全市共投入创森资金33.53亿元,其中,市财政投资19.48亿元,镇财政投资14.05亿元,资金投入逐年递增。如出台镇村森林公园建设补贴政策,给予镇村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每公顷5.4万元补贴,出台林业生态补偿政策,省、市两级财政给予全市37.5万亩生态公益林每年每亩40元补贴,同时对全市31.5万亩农村非经济林地给予每年每亩100元补贴。以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实现40项指标全面达成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国土绿化建设再创新面貌。

据初步统计,在这10年里,东莞各级政府投入超过100亿元,建造了一个广披绿的新东莞,为市民营造了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新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