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式摇滚火了朋友圈,让申遗保护有了新思路
近日,歌手谭维维演绎的歌曲《给你一点颜色》,汇集了华阴老腔与摇滚的双重吸引,让华阴老腔这一非遗项目第一次搭上流行文化的快车酷炫起来,并迅速传遍朋友圈,此举无疑给非遗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提及非遗,我们不由得想到近期韩国将“拔河”申遗成功。从2005年韩国为“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以来,中国和韩国似乎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杠上”了。从“泡菜”、“暖炕”,再到最近的“拔河”,每每韩国申遗成功,无数国人便大呼感情受到伤害:“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凭什么被韩国人抢了去?!”
这份义愤填膺,有时太任性,有时则出于理解上的偏差和以讹传讹。比如,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宣扬的是朝鲜半岛本土的萨满文化,和我国的端午节并不是一回事,只是恰巧赶上了端午的节点;同样,韩国申报的拔河也不是国人理解中的拔河。从根本上来说,韩日乃至越南、缅甸等地区在很长时间里同属于汉文化圈,而非遗又往往指向历史源头,精华就那么多,申报的时候大网捞到同一条鱼便在所难免了。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国人对申遗的心态——若不是韩国人“夺爱”,人们会想到为“拔河”、“泡菜”申遗吗?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至今,我国非遗项目数量已处于领跑段位,时间的演进呼唤中国人对申遗应持有更理性的态度。
应该明了,申遗不单纯是为了增强民族自尊心,载入这份光荣榜,最终目的在于更好的保护。
某国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就“躺”在所属国的功劳簿上,束之高阁、一劳永逸了。申遗不是“抢注”商标,而是提取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缔造的文化精髓,让全世界都能知道并分享。如今,人们看待奥运会金牌榜日益冷静,这是一种充分自信后的从容,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申遗。要为沽名钓誉的狂热降温,申遗的初衷值得被反复重申。
令人遗憾的是,非遗保护常常走样。不少地方在政绩指挥棒的牵引下,把非遗项目打造成“摇钱树”,重申报、轻保护,短视行为屡屡见诸报端。无规划的低端开发,让非遗沦为旅游景区地摊货的代名词,背上“老土”的罪名,无法聚集起拥趸,更谈不上广阔的市场;传承人普遍断层,导致一些小众项目后继无人,文化脉络面临断流的危机;打着金字招牌,却迷失在通往未来的路上;被保护的口号温热着,但拳头仿佛打在棉花上,成为非遗保护的尴尬底色。
如何找回健康气色?对约束官方行为来说,建立“退出机制”尤为必要。2012年,因为保护不力,两个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被文化部提出批评并限期整改、6个项目保护单位被直接撤销。这是《非遗法》实施之后国家首次撤销非遗保护单位,让不少业内人士拍手叫好。当“黄牌警告”和“红牌除名”逐渐形成威慑力,制度便可兜住非遗保护的基本水平。
保住非遗“活下去”之后,要想让非遗“火起来”,还要更多与时俱进的努力。城市化进程和丰富多元的文娱选择让人们离非遗越来越远。当时代把受众的座椅往后拖的时候,非遗项目或许应主动上前一步。
正所谓,“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首先,非遗得把观众引入园子。
经常被诟病边缘化?不断推进非遗进课堂、非遗电商化、非遗到高端商场路演,可以增强非遗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存在感。
经常被嫌弃“土的掉渣”?年初在福州举办的一场“手艺新生”实验给人们带来启发,老手艺与年轻设计师结合,传统文化与前沿时尚配对,让老物件有了“青春派”。
经常没有渠道赚吆喝?今年,北京卫视推出国内首档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传承者》,汇聚身怀绝技的传承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总的来看,非遗保护从事的是“施人于美”的事业,申遗成功不应是这份事业的休止符,而应是途中的加油站。
对非遗保护来说,已有政策支持,好比有了延续文脉的东风,但要想发扬光大,或许应让自己从弱者变成强者,用价值换取国人青睐。这其中需要下的功夫,并不比挤进非遗名录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