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张志军首次访台:实现三突破 贴近庶民获肯定
6月26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右二)访台第二天下午来到新北市乌来区,了解当地泰雅部落文化。图为张志军在当地民众陪同下观看传统舞蹈表演。中新社发 陈小愿 摄
视频: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抵台与王郁琦举行会面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6月28日电 综合报道,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今天将结束为期4天3夜的首访台湾。这是近65年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访台,各界高度关注。亲和、用心、真诚,成为媒体高频关键词。
早在张志军访台行程敲定之初,就有媒体用“三中一青”(台湾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低收入阶层和青年)来概括此行特点。张志军心意真诚、身段柔软,走进田间地头,展现务实作风,一路倾听,用心应万变。媒体形容,张志军此行四分之三时间在“搏感情”。
25日,张志军与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主委王郁琦举行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二次正式会面,就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和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交换意见,达成积极共识。从26日起,张志军重点走访台湾北、中、南四个县市,与基层民众互动,倾听“台北以外的声音”。
26日,张志军来到新北市汐止区厚德里探访社区,与老兵、大陆配偶交谈。张志军来到土城顶埔公共托老中心,与新北市长朱立伦一同为老人打菜,并与老人共进午餐。
27日,张志军参观了由大陆同胞为台湾同胞捐建的火山桥,并前往“莫拉克”风灾受灾严重的小林村,聆听小林重建之艰辛;张志军一行走访农田,与南部农民亲切交谈了解产销状况;傍晚,张志军赴义守大学与两岸青年学生座谈,并与学生在食堂共同进餐。
28日晨,张志军在高雄圆山大饭店与台湾渔会理事长黄一成、总干事林启沧进行了会面,就两岸渔业合作交换意见。随后,张志军结束高雄行程赴台中参访,与市长胡志强会面并参观了当地一所盲人学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周志怀27日在首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上指出,张志军主任的访台,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庶民元素”大为凸显。可以预见,今后大陆对台政策以“两岸一家亲”为主轴的“亲民风”将蔚成主流。
话语感性接地气 温馨亲和真诚打动听众
客随主便,张志军此行注重与台湾民众拉近距离,刚下飞机,即以闽南语道出“大家好!”,张志军谦虚地表示自己“讲的不标准,但心意真诚。”
在新北汐止,张志军抱起幼儿并感叹自己还没有孙子,显露慈祥长者风范;在厚德里活动中心,他祝跳舞妈妈们“今年20,明年18”;在托老中心,他亲自给老人们打菜,不断询问“家里有几个孩子啊?”、“他们常来看您吗?”、“这里离家远吗?”在五股维格凤梨酥梦工场,他用闽南语大赞“好呷”、“这是我吃到最新鲜的凤梨酥”。
在高雄小林村,张志军表示,相信两岸同心、守望相助,不论遇到什么难题,都能克服。他现场诵读雅安前进慈济小学六年级同学的信函,心中感恩之情。
张志军在骄阳下汗流浃背参观果园,感叹愈进入到台湾社会、愈进入到基层,发现台湾民众非常纯朴、友善与热情。在他看来,“两岸民众都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日子,生活一天过得比一天好,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在义守大学与两岸学生座谈时,张志军提出“珍惜、理解、胸襟、责任”八个字与两岸学子分享,“你们相处好了,两岸之间就会多一些理解和信任”,张志军以此表达出希望两岸青年加强交流,累积共识,融洽感情之愿。
张志军出发当日,有媒体用“一次‘带着耳朵’的倾听之旅”形容张志军访台。张志军深入台湾最基层尤其是走访南部,倾听当地民众多元呼声。所到之处,赢得当地父老乡亲“点赞”。媒体留意到,张志军此次前期准备充分、行程安排用心,言行谦虚有礼、风格平实自然,多了乡言,少了“官话”,赢得了最基层民众的好感。
媒体也关注到,张志军此行,言语与台湾接地气,时常流露一种亲和真诚,短短的交流,瞬间缩短与对话者之间的距离,话语温馨、动情,以亲情化解心结。
舆论普遍肯定 关注到大陆对台政策新动向
境外华文媒体称,张志军访台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也是大陆对台政策更具信心、更趋务实的具体展现,将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意义深远。
有媒体表示,张志军访台显示大陆对于两岸关系发展采取务实态度,坦然面对台湾反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风波所显示的疑虑与阻碍效应,以实际行动化解不利因素。此访对两岸关系发展必有帮助。与以往相比,如今大陆更重视台湾人的心理。
也有分析称,张志军行程重点放在台湾政治中心以外的中南部,将触角伸展到台湾草根,以便了解一个真实的台湾。大陆这回采取灵活身段,展现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自信心。
美国《侨报》文章指,张志军此行有三大突破:第一大突破是打破了两岸关系周期性波动甚至停滞的“规律”;第二,第二大突破是建立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机制;第三,第三大突破是大陆涉台系统对自身工作方法的突破,对台策略较以前更积极主动。
台湾《中国时报》援引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观点说,台湾反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学生活动促成张志军更想听台湾多元声音,这也显示大陆对台工作更细腻。张志军此行意义,不亚于当年“汪辜会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