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玩概念“玩”丢了信誉

19.05.2014  11:02

  程绍德

  本报报道,一箱牛奶有两个生产日期?儿童酱油价格贵得离谱,真比普通酱油好吗?……连日来,本地论坛及本报微博、微信报料平台上,不断出现市民对于食品安全的反映和质疑,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随着自主定价权下放,近几年的食品、农副产品、调味品等的价格不断上升。而为了让产品有个好“品相”,能在市场上卖出个好价钱,一些商家在产品名称、包装、宣传等上面可谓煞费苦心,还大打概念牌。比如,一个普普通通的鸡蛋,穿上“初产蛋”、“宝宝蛋”、“粮食蛋”、“素养蛋”、“生态蛋”、“土鸡蛋”等奢华“外衣”后,就成了“天价”蛋。对于“儿童酱油”来讲,据专家称其营养成分不比普通酱油多,但其价格却比普通酱油高,其实是一种忽悠人的营销噱头。时下更有甚者,一包造价不过八角钱的普通榨菜,商家打了一个概念牌,取名为“沉香榨菜”,并宣称该榨菜制作工艺独特,卖价就上涨千倍。诸如复制巴国古法腌制工艺倒匍坛沉香等宣传,听起来神秘兮兮,实际上就是晾晒后腌浸,然后窖在水里而已。一位网友评论:即便是发射到太空,回来也就一榨菜。

  商品要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做好广告宣传无可厚非,但广告宣传要“实话实说”,不能玩弄文字游戏,靠玩概念去蒙骗消费者。故弄玄虚搞虚假宣传即便是打法律的擦边球,不会遭有关部门查处,但谎言总有被戳穿的一天。果真到了那时,企业就会名誉扫地,最终会搞坏自己的形象,让消费者敬而远之,到时即使拿出货真价实的产品也不会有消费者买账。

  酱油就是酱油,商家与其挖空心思在产品名称上搞炒作、玩噱头,不如踏踏实实搞好生产经营,利用低端产品的价格优势去抢占更多的市场,这才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