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改造让“危破房”变“温情居”

13.07.2017  12:35

大洋网讯 广州市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创新工作,推出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夯实执政之基。

上个月,80多岁的陈婆婆在社区党支部的帮助下搬进了临时租下的出租屋内;7月1日,陈婆婆位于海珠区南华西龙武里社区龙祥里19号的房屋动工修缮。这是龙武里社区微改造项目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今年,包括陈婆婆在内的9户类困难家庭的房屋老旧问题被列入由海珠区财政出资、海珠区更新局牵头推动的龙武里社区微改造项目。

近年来,南华西街道打造以“楼宇党支部”为依托、以“居民议事厅”为阵地、以“党员志愿者队伍”为中坚力量的“三位一体”的党建模式,培育“社区议事会”等社会组织,积极推进党员及居民“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切实解决居民身边难事。

案例

困难家庭的危破房重建成“温情居

之前一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一遇到刮台风,一家人就得搬去社区临时安置点,整天提心吊胆。现在房子修好了,觉也睡得安稳。”近日,龙武里困难户龄姨激动地告诉记者,在社区党支部的帮助下,她已经住进了重建好的房屋。

记者了解到,龄姨夫妇有一儿一女,儿子患有癫痫及残疾,长期需要人照料,女儿刚刚毕业。一家四口靠着龄姨夫妇俩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十分拮据。

住在这危房老是战战兢兢,每逢梅雨和暴风雨季节都要搬来搬去。要不帮你们申请公租房吧。”看着龄姨一家来回折腾,龙武里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徐柳梅如此提议。随后,社区党支部联合街道城管科上门查看情况,经过与海珠区房管局多次协商,最终为龄姨一家争取到一间临时安置房。“但由于房子面积狭小,晚上患病的儿子会大吵大闹,严重影响女儿的休息。”龄姨告诉记者,“很无奈,所以只能搬回原来的旧房子。

为了彻底帮助龄姨解决困难,社区党支部的党员将情况向街道相关部门作了汇报,并争取到了海珠区更新局的支持。社区党支部配合更新局派来的工程队多次到现场勘查,共同研究制定了多个修缮方案。“施工队提供了修缮和重建两个方案,但房屋有风化严重、白蚁侵蚀严重、墙体不稳等问题,修葺加固的意义不大,并且成本比重建还要高,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原状重建。”龄姨告诉记者。至于资金难题,徐柳梅说,“考虑到龄姨的女儿已参加工作,有了偿还能力,我们建议他们通过贷款解决房屋重建资金问题。”在社区党支部的帮助下,龄姨一家成功申请到30万元贷款用于重建房屋。

亮点

1.居民议事会为群众解决难题

近年来,龙武里社区建立了居民议事厅制度,成立社区居民议事会,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进行监督。议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过去一年里,社区居民议事会讨论制定出《居民养狗公约》《社区邻里公约》等,讨论并解决了社区内街内巷卫生管理、垃圾分类、社区消防安全、信箱更换、整治雨棚等问题。去年以来,社区微改造项目陆续启动,社区居民议事会更是成为了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难题的重要阵地。

徐柳梅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份开始,龙武里社区党支部发动5个楼宇党支部班子及居民议事会成员,对全社区进行全面摸查统计,最终摸查到9处危破房屋,涉及9户困难家庭。随后,社区微改造项目的议题在居民议事厅提出,经过十多次议事会,大家制定出了修缮计划。

徐柳梅告诉记者,“龙武里社区危破房及老旧房屋较多,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按照《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的相关规定,社区破旧房屋的修缮重建需要保持原有区街风貌,街道鼓励有能力修缮的居民自己出资修缮,街道以及社区党支部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对于没有能力修缮的困难家庭,则由社区党支部协调帮助居民提交申请,最终由海珠区财政出资、海珠区更新局牵头进行修缮。

即便有了区财政的支持,涉及到的住户依然有很多担忧,比如有的担心房子重建后格局不满意,有的担心工程质量,有的担心重建过程需要腾空房子无处落脚。”徐柳梅告诉记者,为了最大程度消除居民的顾虑,社区首先以各个楼宇党支部为小组,分别收集居民意见,再通过召开社区居民议事会,邀请工程方、更新局等现场为居民答疑解惑,此外还成立监督小组,对整个微改造全程进行监督,及时将施工图纸、施工进度进行公示。

6月30日下午,由海珠区更新局工作人员、施工队负责人、居民代表以及社区党支部成员组成的议事小组,正在龙武里社区居民议事厅商讨第二天即将破土动工的社区微改造项目。居民代表和社区党员代表一边提建议,一边解答,居民提到的问题被一一记录下来。本次微改造涉及房屋的居民均表示,对于修缮方案很满意,对整个施工工程也很放心。

2.通过街坊会所倾听居民心声

近年来,南华西街道着力打造覆盖社区覆盖全街居民安、居、乐、业、康五项工作和重点涵括残、老、少、妇、外五种人群的“十为”社区服务品牌,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每一名党员联系一户居民家庭,让社区管理服务精准下沉。

不仅如此,生活在南华西街的居民,还拥有自己独特的“街坊会所”。2011年,南华西街选址龙光里13号,建立了海珠区首个“街坊会所”。目前,这一幢三层共550平方米的楼房拥有各式各样贴心而且先进的设施和服务手段,街坊在这里可免费享受家庭服务、老人服务、残疾人服务、青少年服务、社区党员服务等五大系列专项服务。

在街坊会所首层“红苑”,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组建的社区党员团队每周二来这里驻点,接待居民,倾听群众的声音。“希望能多举办一些社区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社区‘三无’老人、‘空巢’老人需要更多的社区养老服务……”在街坊会所,居民将遇到的无法解决的困难向街道党员代表反映,它们一项项被记载在册,一件件被落实解决。

目前,南华西街已形成以“街坊会所”为重要阵地,通过领导干部驻点与居民建立直接联系、面对面倾听民声民意的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该街道接待走访22411户,实现入户全覆盖,解决群众社会和生活问题426宗。

(信时记者蔡晓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