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患者如何舒心面对死亡? 慧心社工提出“临终关怀”,希望大众坦然面对

24.08.2015  23: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死亡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

慧心社工的义工探望肿瘤晚期患者阿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死亡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但中国人传统的“生死观”依然比较避讳谈论死亡,尤其是面对一些重症病人,更是谈“”色变。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发现,这些人生之旅即将走到终点的重症病人,不仅需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还需要强装坚强并忍受精神的折磨。

  中山市慧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慧心社工”)“慧爱暖心——临终关怀志愿服务计划”提出,死亡与生命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死亡应该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希望重症病患者能坦然面对死亡

  专注推广“临终关怀志愿服务”20多年的慧心社工负责人潘菁华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我国关于“临终关怀”的志愿服务还十分少,因此很多人,尤其是那些重症晚期病患者,在其生命的最后一段路都走得十分辛苦。她向记者介绍,“临终关怀”并不是在治疗上给那些病患者帮助,“我们主要是去探望那些病患者,不会刻意去隐瞒或者可以去聊死亡这个话题。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坦然认识死亡,并在人生最后一段路走得安心些。

  据介绍,目前慧心社工主要定点服务小榄人民医院。潘菁华提及她曾经接触的一个中学生肿瘤晚期患者阿华(化名)。她告诉记者,在深入了解后,她发现阿华其实对自己的病情是很清楚的,而且也知道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了,但是他为了不让父母伤心,只能装作很坚强的样子。“阿华告诉我们,他其实有一些心愿没有实现,但是父母并不会去做这些,因为他父母还是很相信他可以好起来。”潘菁华说,为此慧心社工的义工就去帮阿华实现心愿。“虽然阿华最终还是走了,但是我们介入服务后,我们相信,他人生最后的阶段走得还是比较平静的。”潘菁华说。

  潘菁华还告诉记者,由于不想伤害家人,因此很多晚期病患者在清楚自己时日无多的情况下,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还要承受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我们认为,摧毁一个人的不是病魔,而是那种精神压力。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希望能帮他们重新认识死亡,去积极面对死亡,而不是逃避。”潘菁华说。

  期望中山能就“临终关怀”立法

  潘菁华认为,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并不是人力和物力的限制,而是人们,尤其是家属都不愿面对接受“死亡”这个概念。“就像我们现在只能在小榄人民医院开展活动一样,其他很多医院都顾虑家属的情绪没有接受我们的服务。我们还是希望可以慢慢推广这个概念,让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能在人生最后阶段走得体面些。”潘菁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