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用绿色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 勾画一幅和谐生态画卷
美丽乡村,绿满家园。近日,由惠州市林业局、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美丽惠州 绿色家园”惠州森林行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走进惠州市部分森林村庄。记者走访获悉,近年来,惠州市深入推进新一轮绿化惠州大行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努力做到绿家园、美乡村、促发展“三位一体”,在乡村绿化美化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惠州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湖畔栈道、小桥流水,红心湖是博罗县湖镇镇新作塘村的改造样板,与新建的村庄、后龙山的森林交相辉映,形成迷人的绿色景观。图片来源:东江时报 记者杨建业 姚木森
据惠州市林业局统计,通过开展“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惠州市已创建森林村庄765个,完成村庄绿化1003个、村庄风景林造林9.68万亩、村道绿化2013.51公里,建成村庄公园177个。可以说,惠州用绿色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意的和谐生态画卷,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作塘村道两旁的绿化树。图片来源:东江时报 记者杨建业 姚木森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惠州市已打造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绿色村庄和主题新村。”惠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市紧扣名镇名村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力争实现“建”与“绿”同步。
例如,博罗县湖镇镇新作塘村作为全省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之一,以“七星耀罗浮”为主题,结合推进美丽乡村、名镇名村、幸福村居、宜居村庄、生态文明村等各种创建活动,完成了一批主体工程的建设和改造。
湖畔栈道、小桥流水,绽放的三角梅、灿烂的美人蕉……记者在采访时感受到,红心湖成为新作塘村的建设和改造样板。据新作塘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国前介绍,红心湖改造前是一片荒地、臭水沟,杂草丛生。后来村里采取措施解决了污水流入问题,同时打造了栈道、亭台等景点。如今,红心湖已成为全村乃至全镇的休闲、旅游和学习基地。
据悉,在“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中,惠州市各地根据地域特色和发展定位选择的不同,坚持科学审慎、尊重自然、因村制宜,采用多样化的绿地布局和绿化形式,实现村庄绿化与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人文景观相协调。特别是,通过种植不同树种,紧紧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要求,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体现特色小“气候”,形成布局均衡、富有层次的绿地系统,打造“一步一胜景,景景各不同”的乡村美景。
惠阳秋长的顺居文体公园依托古树而建。图片来源:东江时报 记者杨建业 姚木森
打造四季变化的彩林景观
行走在东江河畔的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风景图映入眼帘。据悉,在“美丽乡村·绿满家园”行动中,墨园村按照建设一处景观点、建设一条绿化带、营造一片风景林“三个一”的建设目标,扎实开展森林村庄建设。
记者了解到,墨园村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模式,先后在村内道路和广场及房前屋后种植红花紫荆、串钱柳、黄花风铃木、黄槐等花色乔木以及黄金竹、黄金叶、九里香等万余株,初步构建了四季常青、花绿结合、错落有致的景观格局,使村里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有效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在遵循适地适树、兼顾生态和景观的前提下,坚持村庄绿化与美化并行。”惠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空间”上,坚持林地复绿、道路添绿、见缝插绿,逐步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构筑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村庄森林生态系统。
同时,在“时间”上,选取常绿树种进行优化配置,打造一年四季变化的彩林景观,逐步实现森林多色彩、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
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图片来源:东江时报 记者杨建业 姚木森
开展乡村公共休闲绿地建设
近日,记者走访惠阳秋长茶园村顺居文体公园时看到,公园内不仅保存着20余棵古树,还种有不少乡土阔叶树和黄花风铃木、大叶紫薇等开花树种,且有少量亮叶木莲、华盖木等珍稀树种,共同演绎着“春观花、夏赏叶、秋食果、冬看绿”的四季变幻美景。
实际上,顺居文体公园最初是依托古树资源而建。除了在公园新建设施,该公园还保留了原有绿化,如公园入口处有上百年的古樟树,约有10来棵。另一入口处也有一片老荔枝树,估计也有上百年历史。如今,只要不下雨,公园都会汇聚几百人在此跳舞、散步。村民叶伟君经常带着孩子到公园逛逛。他说:“绿色景观多了,环境美了,村风民风也好了,大家对绿色创建的热情更高了。”
“广大群众对惠州市送公园下乡和乡村绿化美化建设成就很有‘获得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亮点。”惠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惠州市利用乡村现有自然山体、古树名木群落、村落风水林等生态景观资源,因地制宜,营建以观花、观叶或观果等为主题的古树(群)公园,打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森林景观。
同时,利用村庄周边森林资源,在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开展村级森林公园建设,充分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的迫切需求,推进绿色发展,把绿水青山留在家乡,并带动山区、乡村实现绿色发展。而且,充分利用村庄闲置空地,结合废弃棚圈和旱厕等整治,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公共休闲绿地(小游园)建设。
惠东稔山范和村古村落。图片来源:东江时报 记者杨建业 姚木森
力争每个森林村庄都建有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更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如今,各县(区)的村级森林公园建设如火如荼,各具特色。
惠城区、博罗县将一批100年树龄以上的橄榄树群落、格木树群落、樟树群落通过综合整治,分别建成“橄榄园”“格木园”“古樟园”;博罗县对罗浮山周边的村庄,根据发展定位,利用村旁山、古树群落,按照森林公园基本要素建设村级森林公园,大力开发森林疗养、森林体验、森林健身、森林宿营等特色游憩产品;大亚湾区、仲恺高新区对村庄现有公共休闲绿地、小公园、小绿地、小广场、不宜布置建筑的小块零星空地,按照休闲绿地(小游园)建设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种植花草树木,布置一些园路、铺地和建筑小品等……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接下来,惠州市将大力推动乡村绿化美化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变,不断加强森林村庄创建。力争在2020年前每个森林村庄建成一个乡村森林(湿地)公园、一条绿化景观路、一块庭院绿化示范区、一个公共休闲绿地(小游园),持续开创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新局面。
惠阳秋长街道周田村的古樟树。图片来源:东江时报 记者杨建业 姚木森
镜头
1、“绿化”点缀古村落
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是一个具有600年历史的古村落,有着“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和“中国古村落(广东传统民居)”之称,村里有不少文物古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近期,来范和的游客会发现,村里不仅建起了游客服务中心,而且村里的猪山公园不仅加强了绿化,还修建了步行道和栈道等。
记者近日走访时看到,猪山公园里青枝绿叶,花海盛开。“绿化方面,和建设新农村之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70岁的村民高周兴向记者说,村里近年来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有了城市般的绿化配套,让客人进了范和村有了不是农村的感觉,村民对发展也更有信心了。
据悉,惠州市坚持把“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特别是,打造时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特色彰显和内涵品位提升,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树木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做好“绿化”点缀文章,使乡村历史遗存重新焕发活力。
宽敞干净的村道、富有岭南特色的民居、绿树成荫的休闲广场……走进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农村的新气象扑面而来。一方面,该村以打造“烂漫花海”为目标,通过种植樟树、秋枫等乡土树种和茶花等花色树种,形成了绿树成荫、花海成片的美丽景观。
另一方面,全村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基地3000多亩,主要种植花卉、葡萄园、火龙果场、荔枝园等,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该村农业项目主要特点是一年四季都能保持有果蔬上市,并且推广有机、无农药、无激素等技术种植蔬菜、瓜果,提供游客观赏采摘玩乐。
惠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惠州市各地以“绿满家园”活动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体验型、参与型的林业种养业,加快发展“森林人家”、“林家乐”、观光采摘、休闲疗养等森林旅游业,把“森林村庄”转变为乡村旅游景点,实现以 “绿”促“游”,以“绿”富民,让老百姓口袋里得实惠。
下来,将继续坚持“增绿”与“增收”并重,让“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与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绿色富民。
延伸阅读
村庄绿化管护转向精细型
在乡村绿化上,如何保障存活率和保持长效化?“推进村庄绿化管护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型,实现村庄绿化常态化、长效化。”惠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市通过立标准来求质量、出精品,推行精细化管护,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人员,强化管护措施,确保“种一株活一株、植一片绿一片”。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是“绿满家园”活动的受益主体,惠州市坚持以共享引领共建,以共建推动共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活动开展以来,惠州市上下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绿满家园”建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和好处,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让爱绿植绿护绿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特别是,市将所有省级和市级贫困村列入森林村庄建设任务,通过村庄绿化美化建设,带动农村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大力倡导文明乡风,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积极引导农民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现心灵美、行为美、生态美、环境美“同频共振”。(东江时报 记者刘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