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辨“士”——岁进士与进士之别

29.06.2014  13:21


▲“进士”牌匾


▲在硕大的“进士”两字上方有一个小小的“岁”字的“岁进士”牌匾

  ● 冯凌妹

  相信不少朋友有与笔者相似的经历:在古民居流连时,远远看到古朴厚重的“进士”匾,不禁心生敬意;不过,再走上前认真看时,却蓦然看见在硕大的“进士”两字上方有小小的一个“岁”、“恩”、“例”等字。如果不了解其中就里,心中就难免疑窦丛生。

   岁进士其实就是岁贡生

  对中国古代科举制有所了解,方可正确认识这些牌匾记录的读书人功名并非真正的进士。下面以清代为例简述两者的不同。

  岁进士的真实名称是岁贡生。所谓贡生,就是地方上把一些出类拔萃的生员(即习称秀才)选出来,进贡给中央以备选用。然而,在中国古代这样一个“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社会里,所谓的“出类拔萃”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按资排辈”。我们可以从贡生的选拔中看出,在清代贡生共有六种,分别是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和例贡。他们属于同一级别,只是选拔方式不同。

  岁贡是由地方定期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生员分为:附生、增生和廪生,廪生是秀才中的最高级别)入国子监,顺治时岁贡的名额是“府学一岁一人,州学三岁两人,县学两岁一人”。因岁贡者往往是“较其食廪浅深,挨次出贡”,故有“挨贡”之称,故岁贡的选拔基本上相当于论资排辈。

  恩贡是逢国家重大庆典由皇帝特殊恩赐的贡生,一般来说以本年的岁贡作为恩贡,而以下一轮的岁贡作为本年的岁贡。

  拔贡是各省学政对本省生员加以考试,选拔操行和成绩双优的送入京城,再经过朝考,合格者分级录用。

  优贡是各省学政每三年任期满的时候,就本省生员中选择品学兼优的人报送朝廷参加朝考。

  副贡即举人副榜,也称半个举人。明清乡试发榜时分为正副榜,正榜的成为举人,另有副榜若干人备选,防止正榜的举人出问题。

  例贡指的是不经过考选而由援捐取得贡生资格的,说白了就是花钱向朝廷买。

  所以,贡生实质上还是秀才,但比起普通秀才来,贡生已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有人用时髦的话来打了个比方:“贡生是秀才这批飞机中的战斗机。”在当时官本位非常浓厚的社会里,有了当官资格,其地位自然也就大大提升,进而就有了乡里对贡生的恭维:像您这么优秀的人早晚得中进士。这样,飘飘然的贡生也就顺势花钱请当地的长官或者名流写了块“岁进士”、“恩进士”、“例进士”之类的匾悬挂在宗祠上面以作炫耀,有的人有意无意以假乱真,把那个标志“非正牌”进士的“岁”、“恩”、“例”等字缩得小小放在“进士”两个大字中间上方,不明就里或眼花近视的人乍一看,还真以为是“真家伙”。这样,也就有了我们今天在一些地方能见到的这类牌匾。

   从贡生到进士有一条长长的路

  其实,在科举制下,从贡生到进士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成为贡生后可以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只要是秀才并通过了科考和岁考就可以参加乡试,反而贡生因为已经具有做官的资格了,所以很少会再去参加接下来的考试了),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的称为“解元”。我们从“范进中举”的故事中就可以知道考中举人有多牛了,成为举人后就有机会被授予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新进举人们要经过磨勘和复试后,才能取得次年参加京城会试的资格。会试通过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的朱墨经过皇帝选派的大臣磨勘、检查、复核,通过者才能参加殿试。殿试的主要目的是排名次,其成绩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共三名: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各朝所录取的人数不同);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也是各朝所录取的人数不同)。三甲的“同进士出身”,还意味着他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进士出身”而按进士出身对待,据说清朝名臣曾国藩就一直对自己“同进士出身”第48名的身份耿耿于怀。有人作过统计,梅州地区在整个封建社会产生的进士(不包括武进士)总共约191名,这个数字也难能可贵了。

  由此可见,秀才相当于今天的普通大学生,举人相当于硕士,会试贡士则相当于博士,而岁进士之类的贡生与进士之间的差别,则大概跟今天重点大学的获学士学位者与院士之间的差距相当,这之间的差距是大家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