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试点成立戒毒中心 以心换心助戒毒人员重回社会
虎门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项目主任、中级社工师冯宛宁。首席记者 陈帆 摄
东莞时间网讯 (首席记者 尹金钟 记者 黄涛)与游走于刀光剑影之间的缉毒民警相比,禁毒社工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他们以社区康复模式为戒毒者提供服务,陪伴戒毒者戒毒,以自身的专业知识指导戒毒者避免复吸,并宣传戒毒知识,使众多的吸毒者成功脱毒康复,回归社会。虎门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17名禁毒社工凭借自己的韧劲与真诚,托起瘾君子重生的希望……
“以心换心”感化吸毒人员戒毒
冯宛宁今年29岁,是虎门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项目主任、中级社工师,2001年大学毕业后,从事禁毒社工工作到目前有5年多时间,接触过的社区康复人员达50多人,截至目前,帮助过5人成功戒毒没有复吸。
2012年,冯宛宁曾帮助过一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阿勇(化名),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冯宛宁介绍,阿勇曾经进过戒毒所被强制戒毒两年,出来后在社区当治安员,38岁的他一直没有成家,也无法融入到社会当中,而且时常以各种理由找父母要钱,久而久之和父母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冯宛宁说,“一开始去家访时,他比较抵触!”阿勇告诉冯宛宁,他找父母要钱主要用来买止痛药,因为他的腰有旧伤,不吃止痛片就会非常难受。冯宛宁隐约感觉到阿勇没全部说实话。“但我仍然选择信任他。”冯宛宁用心听阿勇倾诉,尽量使阿勇放下心结,使阿勇相信冯宛宁是来帮助他的。
在冯宛宁努力几个月后,阿勇承认还在吸毒,希望冯宛宁能帮助他戒毒。冯宛宁随后联系了广东三水戒毒康复管理所,但因为阿勇毒瘾难戒,不适合在该所治疗。于是,冯宛宁又帮阿勇联系了珠海的另一家戒毒所。但阿勇从戒毒所出来后,仍然心瘾难戒,最终选择了强制戒毒两年。那两年,冯宛宁经常跟阿勇的父母了解阿勇的戒毒情况,直到阿勇从戒毒所释放。回到社区后,冯宛宁继续帮助阿勇,如今已经一年多过去了,阿勇坚持没有再复吸。这让冯宛宁感到很欣慰。
许多吸毒人员把家庭拖垮,与家人矛盾很深。禁毒社工们为了让吸毒人员回归家庭,只能耐着性子一次次上门,通过“以心换心”的沟通,拉近吸毒人员与家人的距离,从而促进吸毒人员的改变。
对吸毒人员坚持不抛弃不放弃
阿强(化名)今年38岁,有近20年的吸毒史,目前在社区戒毒康复。由于吸毒,阿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又是家中独子,至今未婚整天无所事事,父母骂他,他就躲到外面不回家。
“家庭的关心对于戒毒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冯宛宁说,最初接触阿强时,阿强非常抵触。“有几次约见他时,可以明显感觉到他是刚吸完毒。”
冯宛宁不断跟阿强接触,希望阿强能够缓解烦恼,重新树立自信,回到自愿戒毒的道路上来,“但他刚吸完毒后,情绪极为不稳定,而且也丧失了理智,而且他也不愿意接受服务。”
阿强曾非常生气地对冯宛宁说:“反正我不想跟你谈了,你找派出所来抓我吧!”之后,阿强不再搭理冯宛宁,就算是见面了也假装没看见。
冯宛宁说,根据当时的情况,她觉得先把阿强“放下”,也许过一段时间再联系会好一些。冯宛宁坦诚地说,决定“放下”却没有放弃,她依然坚持联系阿强,但阿强压根不搭理她。
大概十多天后,冯宛宁主动找到阿强,“我告诉他,那天我也不对,我说话太冲了。我跟他谈了我们做社工的难处和压力。”
冯宛宁跟阿强谈心后,阿强的抵触情绪缓解了一下,“他开始跟我搭话了,我很高兴。”
目前,阿强仍在坚持戒毒过程中,虽然反反复复很多次,但冯宛宁始终都没有放弃,她笑着说:“只要吸毒人员需要,我就决不会放弃。”
行动
试点成立社区戒毒中心 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
去年8月,虎门镇作为试点,成立了全市唯一一家社区戒毒(康复)中心,镇政府也为此投入600多万元,一方面用于社区康复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则购买禁毒社工服务、奖励补贴康复就业人员及维护中心运营。
该中心主要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戒毒治疗、 心理 疏导、正面教育、社会帮助等服务,建成后中心将具备诊疗室、康复训练室等,同时按照吸毒人员20:1的比例建立一支18人的禁毒社工队伍,目前已有17名社工在开展工作。
据介绍,禁毒社工流失率很高,尤其是一些有能力的专业人才留不住。年轻人嫌待遇不够高,老年人退休不愿意干,禁毒社工实在难找。有的大学毕业生来当社工,干了一两年就去考公务员了,真正肯耐下心来做的并不多。冯宛宁说,最初和她一起开始做禁毒社工的有14个人,如今剩下的仅有4人。
目前,虎门镇共登记禁毒志愿者135人,其中骨干20多人,在社工的带领下开展禁毒专项小组3个,分别是“禁毒宣讲团”、“心桥工程”、“戏剧小组”,通过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参与禁毒工作。
上半年,禁毒志愿者共参加禁毒服务35场次,累计服务时数664.5小时,服务近3000人次。
冯宛宁深有感触地说,“当成功帮助戒毒康复人员走出毒瘾阴霾、回归社会的时候,总能让我信心倍增。看似容易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其实难度极大,累的时候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那些在毒瘾中挣扎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我又坚持下来。”
“让吸毒人员不再复吸很难,要给他们安排工作重新融入社会更难”,这是冯宛宁在工作中最深刻的体会。
“现在‘禁毒社工’还不为人熟知,我们希望戒毒康复人员有需要能找到我们。”冯宛宁踌躇满志,她呼吁社会能对戒毒康复人员少一点成见,“全民禁毒,社会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对话
“社会资源太少 没办法给予更多帮助”
东莞时报 :你是如何帮助那些戒毒者的?
冯宛宁:最开始是家访,通过与戒毒者聊天、沟通、谈心,逐渐取得信任,耐心听他们倾诉,以自身的专业知识指导戒毒者避免复吸,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树立信心回归社会。
东莞时报:在帮助这些戒毒者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冯宛宁:这些戒毒者内心都比较敏感,在接触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刺激到他们,那么前面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其次,是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社会资源太少,没办法给予这些戒毒者们更多的帮助,这是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东莞时报:你觉得这份工作有成就感吗?
冯宛宁:只要是能帮到别人,我觉得还是蛮有成就感的,但很多人觉得这份工作没什么成就感。
东莞时报:你觉得这份工作危险吗?
冯宛宁:危险倒也谈不上,起码目前还未遇到过什么过激行为。
东莞时报:你想过放弃吗?
冯宛宁:说实在的,我无数次地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选择坚持……因为这个工作很难,但是需要有人做,相信会有转机的一天。
东莞时报:对于禁毒社工这份工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冯宛宁:社会企业都不想要吸毒人员,有些基层单位不仅对吸毒人员不尊重,连带对他们的工作也不理解。许多吸毒人员找不到工作,家庭困难。希望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加入到其中,共同努力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东莞时报:你帮助过多少名自愿戒毒者?
冯宛宁:接触过的社区康复人员达50多人,截至目前,帮助过5人成功戒毒没有复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