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发起人:爱国要敢于表达

30.09.2014  11:43

  9月26日,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大河湾镇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等与国旗合影。国庆前夕,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雷希颖在新浪微博发起“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倡议大家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引起网友的热烈响应。微博中弥漫的爱国热情也悄然传递到现实世界,全国各地的人们争相与国旗合影,为祖国点赞,将爱国之情“大声说出来”,千言万语都传递着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新华社发(韩冷 摄)

   专访:和国旗合影,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9月中秋时节,一个由海外留学生在微博上发起的“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在网上迅速火了起来,截至“十一”国庆前一天,根据微话题统计,活动阅读量达到2.1亿,参与量也有十几万。

  参与者遍布世界各地,拍照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发起人澳大利亚留学生雷希颖坦言,活动声势发展到如此规模,在他意料之外。那么他的预期是什么?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起了这次活动的始末缘由,也谈到了自己在海外的爱国情怀。

   问:你为什么要发起这次活动?

  答:在活动之前,我曾在微博上多次遇到因为发表了呼吁网友冷静、理性看待当前的中国和政府的言论而遭到“不明微博账户”“群殴”的情况。我很多朋友也有过类似遭遇。渐渐地,我觉得,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的背后隐藏着非常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

  所以,我当时就想在抗战69周年及建国65周年之际,用“我和国旗合个影”这样温性、善意的方式,来反对当前存在于网络中的恶意打压、遏制中国网民表达爱国的不良现象,并希望营造出一种积极氛围,让更多爱国者敢于表达。我和朋友开玩笑说,只要让那些否定爱国和不允许其他人说爱国的人难受了,我也就开心了。

   问:活动进行得如何,你觉得达到预想了吗?

  答:说实话,活动进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毕竟在活动前,微博、微信平台所呈现的舆论氛围,总让人有些紧张。所以,我原先觉得如果能影响身边的一些人,那便够了。没想到活动一经发起,就得到了共青团中央微博的大力支持和联合推广。几日内,中国青年网、独家网、四月网等网站也纷纷加入,声势随即浩大起来。

  一周后,在共青团中央的积极联络和推动下,该活动超过了其他热门话题,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热门榜……这确实是非常鼓舞人心的,这也从侧面说明,微博、微信呈现出的一部分消极现象不仅不能代表主流民意,甚至连网络的主流舆情都不能代表。沉默的大多数在爱国话题上所表现出的热情,是最真实、最有力、最炽烈的。

   问:你在海外被老外问到最多的关于中国的问题有哪些,你怎么答?

  答:虽然每一个走出国门的个体都不足以代表中国,但我们确确实实又是“老外”眼中最直观的“中国”的一部分。最常遇到的问题都是与政治相关。

  例如,我刚到澳大利亚时,就有很多老外问我:“你喜不喜欢共产党”?我告诉他们,在过去的65年里,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然你们的媒体把关注点集中在中国的消极面,但希望你们有时间亲自去中国感受一下。何况,中国共产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在美国、英国、法国都出现过,要允许共产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反省和改革。

  还有老外会问:“你们在中国不能随便说话吧?是不是很危险?”每次遇到此类问题,我就会拿出微博作例证,给他们解释:在中国,政府允许民众进行合法的表达,而且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尺度非常大。不过,当大多数民众在合法享受这个自由权利时,总有些人喜欢不顾中国社会现实,一味造谣、污蔑和攻击政府。对这种行为,中国政府依法对他们进行处罚,无疑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

   问:批评和赞扬可能都是爱国,怎样的态度和形式才算好?

  答:我个人认为“爱国”的形式并不重要,因为在不同的环境、背景和条件下,爱国的表达本就该丰富多样,它可以是沉默的,也可以是高调的;可以是简单的,还可以是复杂的;可以是赞誉的,亦可以是批评的……无论哪种形式,只要是基于理性、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及一颗为国、为民的真心,就是“好形式”。例如,在基层岗位上,扎实工作、无私奉献是爱国;在科研领域,专心研究、耐心探索是爱国;在政府机关,为民服务、勤勉自律也是爱国;在国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宣传中国也是爱国。

   问:讨论爱国话题的意义何在?

  答:在我看来,“爱国”本不需要讨论,它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和骨髓中的一种精神。可近些年,网络世界的复杂舆情让“爱国”似乎成为了一种负担,尤其是在微博这类社交媒体上,表达爱国会受到嘲讽和攻击……这种情形让很多年轻人产生了一种幻觉,即“爱国”似乎成为了小众。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因为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和转型过程,所以社会上积累了一些矛盾和摩擦,它们很可能会在这一阶段集中爆发出来,而这似乎是任何一个新兴的大国、强国都无法避免的阶段。但是,中国当前所拥有的活力、创造力和奋斗精神,是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因而,只要我们坚持当前的发展道路,坚持自我革新、修葺的态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再是一个梦。只是,这条道路越到后面就越加的艰难,因为一些无可避免的国内外压力通过在网络媒体上对爱国群体进行侮辱和攻击。

  原本不需要刻意讨论的“爱国”话题,正是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下被拿出来高调讨论……爱国阵地,如果我们放弃了,别人也就可以轻松占领。在我看来,那将是灾难。(记者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