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年投十亿推动城区“靓变”

21.10.2015  12:59
据了解,仅去年城区建成的社区体育公园就有4个,公园内配套了健身器材、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目前城区41个社区中有37个建有体育健身设施,建有体育健身设施的社区比率从80%提升至90%,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

美丽的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场所。(连志城 摄)

  ●本报记者  黄  焱  李盈子 张贝婕

  2011年“创卫”成功以来,我市先后投入10多亿元,升级改造市政基础、农贸市场、文体健身等民生设施,优化了城区环境。现在,城区条条大路通家门,走进农贸市场如同超市一样整洁,出门5分钟就有休闲健身场所,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过去困扰市民的“断头路”“有路无灯”、农贸市场脏乱差等问题得到解决。

  城区基础设施升级

  “新建的市场就在回家路上,买菜不用绕路了”“以前雨天市场脏得不能下脚,改造后干净不少”……随着梅州城区36个农贸市场逐步完成升级改造、新建市场陆续开业,马路市场也逐渐退市。市委、市政府着眼市民“门前事”“身边事”“生活事”,让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基础设施提升带来的便利。

  开展“巩卫”工作以来,我市不仅注重规划新区建设,也关注旧城区的协同发展,完善了300多个老旧小区及城中村环卫设施,城区8米以下巷道逐渐亮灯,打通了嘉应东路、五横街、红光花园周边10多条“断头路”,新老城区顺畅对接。我市还在城区广场周边、公园等市民休闲场所均建设了专人管理的公厕,走出了公厕建设“梅州模式”,城区八成以上公厕达到二类以上标准。

  形成“五分钟健身圈”

  马鞍山公园、湿地公园、剑英湖公园……城区公园越来越多,不仅“貌美如画”,还担负了休闲、健身、科教等功能。清晨或傍晚,文化公园、滨江社区公园内,市民聚在乒乓球台前、走在健身路径上,享受快节奏后的慢生活。据了解,仅去年城区建成的社区体育公园就有4个,公园内配套了健身器材、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目前城区41个社区中有37个建有体育健身设施,建有体育健身设施的社区比率从80%提升至90%,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9人。

  创建无烟单位300多个

  记者在梅城华侨城广场看到,广场的体育主题公园内设置的LED宣传栏上,滚动播放着健康知识。目前,梅州城区内有宣传栏200多个,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及较大的住宅小区均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

  此外,我市大力开展无烟单位、卫生镇村创建工作,创建无烟单位302个,辖区内省级以上卫生镇3个。同时,我市还通过多种途径,结合“无烟日”“爱卫月”等时间节点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