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位高考学霸家庭的教育秘笈

28.06.2015  13:21
我市多位高考学霸家庭的教育秘笈

  ●本报记者 杨敏 张柯  黄焱

  每一个学霸的背后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家庭。近日,记者接连走访了今年我市多位高考学霸的家庭,且听学霸家长们谈自己的教育秘笈。

  闫菽灵:全市理科状元 爸爸闫恩虎:

  人格比成绩更重要

  在闫菽灵一家三口的手机电话簿里, “三三”、“四四”、“六六”是爸爸、妈妈和女儿的代称,反映出其家庭关系平等又轻松。闫家的家庭教育则始终秉持“人格健全有爱心”。闫菽灵的父亲、嘉应学院教授闫恩虎直言:“教育要从长远角度考虑,成绩不能比人格重要”; 妈妈则在家中扮演“虎妈”一角,对闫菽灵的学习要求也是“态度端正比成绩更重要”。

  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不人云亦云有个性,是闫恩虎对女儿的期望。闫菽灵13岁时曾写下“生活有什么意义”的句子,闫母吓坏了,闫恩虎就很看得开,“说明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要观察孩子的思想变化”。闫恩虎除了鼓励女儿课外阅读经典书籍,还经常傍晚与女儿在嘉园散步,这是父女俩畅谈的最好时光,也是渗透式教育的好时机。

  刘秋君:全市文科第二 妈妈黄巧华:

  让孩子独立做事

  性格开朗的刘秋君很早就有了北大梦:“北大出了很多人文巨子,我向往这座百年老校”。 爱看书、肯钻研的秋君在学习上一直很自觉,从不让父母操心。

  刘秋君的母亲黄巧华说,并不希望女儿大富大贵,只希望她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个快乐的人。黄巧华有意让孩子从小独立做一些事情,让她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与做事的责任。“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在家长的宠爱下变得很自私。但是自私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以及人格形成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希望通过日常的行为交流,让孩子不管在同学间还是家人之间,懂得体恤他人,有爱心。”让黄巧华感到欣慰的是,女儿秋君做事情很负责任,一直是老师的好帮手以及同学眼中的“知心姐姐”。

  彭坤宏:全市理科第二 爸爸彭兴佑:

  把捣蛋儿教成学霸

  彭坤宏从小调皮捣蛋,读小学时经常和同学打架。彭坤宏的爸爸彭兴佑当时急得辞去了珠三角的工作,回来全心全意教育孩子。回到老家的彭兴佑发现,儿子虽然很躁动,但看书时却异常专注,而且对于玩电脑、打球的兴趣很浓厚。于是,他开始为儿子设立规则:“如果可以保持班上前5名,就可以每个周末玩电脑,如果退后一名,一周都不能玩,退后两名就一个月都不要玩。”没有想到,不久后彭坤宏就考上了全级第一名。不过,彭兴佑并没有放松,他鼓励儿子如果要保持第一名,就要和第二名拉开差距。有一次,彭坤宏回来告诉他:“这次我把与第二名之间的差距拉到了80分。”

  彭兴佑告诉彭坤宏,万事皆为空,唯有读书高。他一直激励儿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广州深圳的学生起点更高,自己在山区要更加努力。”

  黄雁婷:全市语文单科第一 爸爸黄维忠:

  亦父亦友因时施教

  黄雁婷的父亲黄维忠是一名有着30年教龄的老师。谈起对女儿的教育,黄维忠说,教师的经验让他更容易把握住孩子的性情、爱好,他会根据每个阶段调整教育的侧重点,“小学的时候,我注重培养她好学的习惯,升上高中就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她相处,让孩子唱主角。”

  对于如何培养习惯,黄维忠表示家里书香氛围较浓。“我自己爱好书法,平时也研读儒家经典,孩子接触得多自然会感兴趣。”

  黄维忠向记者透露,黄雁婷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也曾放松过学习,“多次同她讲道理还是没有改善,后来就带她到广州开阔眼界,让她感悟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树立奋斗的目标。”黄维忠强调:“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永远不能放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