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了旧物伤了老人心
●曾英玲
为方便彼此照应,父母前年搬到与我不足百米的小区居住。父母大半辈子住在农村,习惯了节俭简朴的生活,在我们眼中总感觉有些不合节拍:废旧过时的东西舍不得扔,地板不经常拖、茶几不经常抹……于是,每逢寒暑假,我都会专门抽空为父母打扫卫生,清洗窗帘、床铺,清理旧东西等。
暑假的一天,我早起来到父母套房里打扫卫生,父母恰好要回老家办事,下午才回来。临走前,父亲说他们的被单、床单都是刚换上的,还很干净,客厅、茶几等母亲平时整理着,随便收拾就行,别累着了。我知道父亲其实是怕我辛苦。于是,我先拆下父母床上的被单、床单,打来温水和着洗衣粉浸泡,十几分钟过后,我把被单、床单搓洗后放进洗衣机,发现桶里的水黑乎乎的,心想,父亲说的还很干净其实是善意的谎言。
紧接着,我又开始抹玻璃、窗台、茶几等。只见电视柜上凌乱地堆放着一大叠报纸,旁边放着好几个空矿泉水瓶,另外还有一叠发黄的旧报纸。父母就是节俭,旧报纸、空水瓶仍舍不得扔,我心里嘀咕着,顺手拿来一个黑色塑料袋将空矿泉水瓶、发黄的旧报纸等一一装进去,放在电视柜旁。
下午,父母一进门看到被我整理得干净整齐的客厅,连连夸我能干,我趁机郑重其事告诉他们:废瓶旧罐等没用的东西该扔的就得扔,扔东西也是爱家,并指着放在一角的黑色塑料袋里装着的东西说是我清理出来的废品,要抽空卖掉或扔掉,不要放在家里碍手碍脚的。
这之后的一个雨天,一阵急促的门铃响起,推开门一看:原来是父亲。他一边换鞋,一边焦急地问道:“我放在电视柜上的一叠旧报纸你见了没有?”
“要旧报纸干嘛?你现在不是有新报纸看吗?”我帮父亲拿过雨伞。
“那叠报纸是讲文革时期历史的报纸,我喜欢看就特意从报亭买回来了,如今下雨天没事干我想找出来再看看。”
显然父亲对那叠报纸情有独钟。父亲喜欢看报,平时他会到附近的报亭蹭报纸看,我叫他订一份比较方便,他总舍不得花钱。每年寒暑假,我便把自己订的报纸从学校转到父亲的住处,父亲一闲下来,就拿出报纸专心致志地阅读,有些已经看过的报纸三天两头他又翻出来看,有时还会就看到的内容和我们谈论,分享。
“会不会是你妈拿到废品店卖了?她这人总喜欢卖东西。”
“先找清楚再说,别乱责怪人。”
看着父亲明显不悦和失落的神情,我知道了那份旧报纸在他心中的分量,赶忙过去帮他仔细地翻找起来,突然,我想起来了:打扫卫生时装进黑塑料袋里的那叠发黄的报纸恐怕就是父亲要找的报纸。我忐忑地问父亲是否就是那叠发黄的报纸,并告诉他我以为没用了就随手扔进黑色塑料袋……父亲若有所思地说:“这塑料袋的东西是我亲手提着卖到废品店了,我卖废品通常都会先翻看过是否真的不要了才卖,当时不知为何犯傻了,竟没一一拿出来看。”父亲还说就卖到离小区不足百米的废品店里去了。
我抱着一丝希望跑到废品店,告诉老板我的意图,老板摇摇头说他们前几天已经清货了,这旧报纸早就不知去向了。唉,都怪自己疏忽大意将父亲心爱的报纸扔了,无奈,我安慰父亲说我可以在网上下载有关文革历史方面的内容给他看。
冒着濛濛细雨我失望地走回家,突然间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我们年轻人眼里的旧东西,也许在老人的心目中分外重要,有些甚至是他们的宝贝,能够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我们不能认为是废品,随便就扔了。
(作者地址:梅县区锭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