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广东先行探索: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三)

26.06.2014  19:04
深圳龙岗(海丰)扶贫产业园作为当地“物业、产业、就业”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思路的重要落点,将依托海丰梅陇首饰加工专业镇,引进首饰加工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产业园)+农户(劳动力就业)一站式的扶贫方式。园区预计新增就业岗位4000个及年集体收入160万元。园区企业将优先聘用贫困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我们帮新城村入股100万元,每年至少可增加5万元集体收入。”吕海茵说。

与海丰县组织贫困村抱团入股产业园,将县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捏在一起的思路类似,在位于高寒山区的连南县,通过移民安置方式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拔掉穷根,同样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凿开了突破口。

位于连南县城的瑶族新村俨然已经成为当地移民扶贫一张最为亮丽的名片。鳞次栉比的楼宇、完善便捷的基础设施、规范有序的管理服务,让搬迁到这里的高山瑶民少有背井离乡之痛,多享安居乐业之福。“政府不单为我们建起了这么漂亮的楼房,还帮我们找工作。”瑶族新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截至2013年5月,连南县3278户山区移民完成搬迁,4743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进行了住房改造,先后建成县城高寒移民山区移民新村、连水移民新村、大古坳移民新村、三排福彩移民新村等县镇村级移民点10个,170多栋、930多套安居房被提供给移民群众入住。

搞搬迁安置的时候,第一期共100户指标,只有40个人报名,不过看到发生在搬迁户身上的巨大变化之后,到了第二期,出现了40个人争抢一个指标的场面。”连南县扶贫办主任黄火兴说,对于高山移民,政府并未一搬了之,而是努力为移民提供就业、创业、读书、看病一条龙的“后双到”服务,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扶贫“双到”实施5年来,通过与珠三角产业转移、幸福广东建设、大项目促大发展、振兴粤东西北等重大战略结合起来,扶贫工作被深深嵌入广东科学发展的整体布局中——即旨在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广东经济社会转型的阻滞作用,更成为落实“两个率先”目标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共同富裕”凝聚扶贫开发“广东经验”——

广东扶贫“双到”,是充分调动政府资源和市场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生动实践,是以精准“靶向疗法”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生动实践,是用与时俱进精神接力前行的生动实践

幸福的标志之一,不是看富人的碗里有多少肉,而是看穷人的碗里有没有肉。扶贫“双到”5年来,粤东西北旧貌换新颜。票子多了、房子靓了、班子强了、村容美了、村民乐了,向着“幸福广东”迈进了一大步。

在汪洋四度到访的大古坳村,记者看到,很多村民已经搬到了山下的新村。新居一栋两户,每户14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村支部书记唐孟更介绍,经过佛山市顺德区扶贫工作组的帮扶,64户贫困户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687元增加到2012年的8000元,村集体经济也由2.6万元增加到20多万元。

大古坳村只是广东扶贫“双到”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第一轮扶贫“双到”,全省共投入帮扶资金227.3亿元,平均每村投入667.2万元;第二轮扶贫“双到”实施仅一年来,全省2571个重点帮扶村投入资金30.8亿元,平均每村投入资金119.8万元。经过持续不断的帮扶,贫困地区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明显增强,有力促进了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富地发财,不算好汉;贫地掘金,才是英雄。”扶贫“双到”绘就的壮美长卷正在南粤乡村铺展开来,扶贫“双到”创新的“广东经验”也从岭南一隅向神州大地延伸舒展——

经验一:政府积极作为,市场充分着力。在扶贫“双到”工作中,广东用活了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利用“看得见的手”,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建章立制,为扶贫开发编织“制度笼子”;利用“看不见的手”,发挥市场力量,推动全民扶贫,为扶贫开发提供“源头活水”。

一方面,政府之手积极作为。在扶贫规划、统筹协调、政策制定、法制化建设、宣传引导、监督考核等方面,政府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促进了扶贫工作长期化、制度化。通过各种扶贫措施引导各种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配置,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市场之手充分着力。政府通过给予扶贫企业政策优惠、打造广东扶贫社会品牌等形式,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中介作用,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扶贫开发平台下乡落地,激发贫困地区发展潜能。各地扶贫中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环节都尊重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尊重价格规律、供求规律、公平竞争机制,用市场思维解决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