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骂营销学”何以屡试不爽?
一家之言
在“找骂式营销”的生存土壤中,有制度环境的诱因。如果突破底线的广告得到应有制裁,营销界人才定不敢费尽心机想办法不断突破底线。
曾经有部喜剧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那时候,表扬是奢侈品,人们求之不得;现在好像变了,正变成“求求你,骂骂我”— “找骂”的人越来越多了。某专车那组石破天惊的“打黑车”广告发出之后,不出意料被骂得很惨,连累那几个明星和微博意见领袖的名声也受到损伤。然而雨过天还未晴,有“高人”对着众人作清醒状:“骂爽了是吧,你骂爽了,人家赚翻了,你以为你把人家打趴下了,其实你们都是人家的棋子。”
有文章称:“据悉某专车此次事件获得超过500万单日下载量,相关策划人员每人奖励一辆20万以上的汽车五年使用权……”对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已有人提出质疑,但文章的核心意思很明白:“不要根据个人的好恶去评价商业模式。”我来翻译一下:找骂是一种商业模式,铺天盖地的骂声是成功的标志,骂声如潮好过没人搭理。“越骂越火”似乎已经成了网络时代成功的不二之道。
用这样的思路来理解某专车的“作死式”营销广告,确实别开生面。一切都在计划中,要的就是这效果。甚至那个低级笔误“怪蜀黎”都可以很好地解释,这是人家故意卖的破绽啊。
互联网上确实存在这样的传播规律,严谨认真的文章乏人传播,反而有明显漏洞的文章容易火,因为每个人都能在骂它嘲笑它的过程中获得优越感。这就导致一个畸形的现象,一些精明的作者为了让作品广为传播,故意犯一些低级错误,人为制造把柄。
当“找骂营销学”大行其道,正直的人们一定对这样的情境无所适从。正如作家杨葵所说,“身败名裂”这词儿可以从词典里删除了,当下社会没这事儿了。其实不删也可以,换个定义就行了—“身败名裂”新释:在互联网上意为一种低成本获得成功的技能,擅长此技能者可以通过有意暴露自己在道德、品位等方面的欠缺,成为公众集中谩骂的对象,最终获得巨大的利益。
最让人崩溃的是,“找骂营销学”的践行者确实屡次获得成功。而“成功者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是这个社会通行的另一套逻辑。找骂—有人骂我—接近成功—所有人骂我—巨大成功。然后反击,“骂我的都是loser,你们想让别人骂别人还不骂呢”。这链条简直无懈可击。有人呼唤“体面”,有人却在问“体面多少钱一斤,能当饭吃?”现实如此,不能只怪受众太好欺负。
至少在“找骂式营销”的生存土壤中,有制度环境的诱因。如果突破底线的广告得到应有的制裁,营销界人才定不敢费尽心机想办法不断突破底线。
当然,虽自知无力我也要劝告一下围观的人们:坚决地用脚投票吧,在朋友圈做出的誓言,不要轻易被几张优惠券收买。没有肌肉的善良等同于懦弱。让“找骂营销学”失去生存空间,需要每个消费者的自觉。
西坡(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