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亿元铺在东莞的土地上 据说会变色!
小编就想问问:
1260,0000,0000 元是一种什么概念?
1亿元 人民币约 1.07 立方米,如果铺在双人大床(2m×2.5m),大概高度 0.2米 。一层楼按 3米 计算,1260亿元的话就是 252 米,
也就是 84层 楼那么高!!!
如果1260亿元“铺”在东莞的土地上,将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不是变土豪金,是绿色!
从2012年开始,东莞先后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以及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等“四大创建”工作。 规划达1260亿元的创建总投入,引领着“世界工厂”加速向建设美丽东莞 ,棒棒哒!
一起见证这个奇妙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未来数年,东莞市将投入1260亿元推进“四大创建”工程,其中创建国家生态市380亿元。胡国球摄“鱼米之乡”回来了!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认识中,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是制造业强市,吸引人们向往的往往是物美价廉的制造产品。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国庆长假,东莞水乡的穗丰年水道及华阳湖等区域,却成为广深等周边城市家庭度假共同的新选择,吸引他们心之所至的,便是当地大力进行生态创建后所呈现的“鱼米之乡”景观回归。
杨明是一名来自广州的城市白领,趁着国庆假期,他带着父母来到东莞,沿着穗丰年水道两岸的景观路骑行一圈后, 杨明感叹道:“没来到东莞之前,以为处处是冒着黑烟的污染,实地来到才发现这里绿色原来是那么多,十分适合家庭休闲出游”。
杨明等观光者的认可,让参与穗丰年水道规划建设的岭南园林工作人员颇为自豪。据工作人员介绍,穗丰年水道片区景观工程设计已荣获2014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环境金奖。按照规划,穗丰年水道工程还设计了“祭海潮歌”、“载月渔归”、“咸歌觅贝”、“江舟唱晚”、“咸田水韵”、“疍艇花海”、“芳草水寮”等景观,将再现疍家先民出海捕鱼、登舟上岸、拍围筑田、咸水耕种、疍歌传情的历史风俗。
通过综合整治,穗丰年水道疍家文化体验园将成为一块独具特色的生态湿地,沙田这块东莞最年轻的陆地,将重现“曲水芦苇荡,鸟憩红树林,江舟渔歌韵,人鸟乐游悠”的美景。
穗丰年水道两旁种植的无瓣海桑、桐花、草海桐、秋茄、拉光木等红树林植物。胡国球摄
针对上述生态布局,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交通室主任邱小勇表示, 东莞拥有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但过去大规模建城、修路,消耗了全市土地面积的一半,以消耗土地换发展增速的模式不可持续。 2014年底,东莞市召开10年来最高规格城镇化工作会议,确立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城市定位。从举世闻名的“制造之城”,到现代生态都市,定位的转变折射出的是一个城市发展道路的升级,那就是走生态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
在具体行动上,近年来,伴随着中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东莞围绕“治水、治气、减排、增绿”的八字方针,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城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提升城市生态品质。目前,各项创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按照创建规划,东莞将于2015年接受国家森林城市的验收、2016年接受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验收、2017年接受国家生态市的验收、2017年接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的验收。
东莞生态逆袭赶超
“正在全力推荐的生态创建工作,蕴含着巨大的产业转型及发展机遇,东莞政府应该乘势而上,推动当地园林绿化产业的大发展。”广东省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长期往返于全省各地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研究,也一路见证着东莞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历程。
在他看来,东莞早期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处于粗放式发展状态,城市园林建设明显要晚于工业化建设快速崛起的步伐,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多。 尽管过去十多年,依靠“五年见新城”等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的实施,东莞主城区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在更为广泛的镇街居民区、特别是工业区,城市绿化建设仍有不少提升空间。
按照初步规划,未来数年,东莞市将投入1260亿元推进“四大创建”工程,其中创建国家生态市380亿元、国家森林城市65亿元、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180亿元、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630亿元。
彭承宜认为,这千亿级别的大手笔投入,将为东莞城市生态绿化建设迎头赶上创造绝佳契机。他以临近的广州、深圳两市举例说,这两座城市都是抓住承办亚运会和大运会的契机来实现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以此类比,东莞正在实施的“四大创建”工作蕴含着重大发展机遇,如运用得当,将为城市的生态名片带来质的飞跃。
东莞从举世闻名的“制造之城”,到现代生态都市,定位的转变折射出的是一个城市发展道路的升级。胡国球 摄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刘秀晨曾以专家身份参与东莞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还以国务院参事室生态组参事的身份来过虎门、长安、大朗等镇进行调研。让他感到难能可贵的是,东莞的镇街虽然城镇化程度高、高楼很密,但绿化率也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且城市行道绿地预留足了空间,以至后续的规划与建设大有可为。
“东莞早期创建园林城市等工作成效显著,如今还以创建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等为载体,不惜大手笔投入,势必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刘秀晨形象地说,东莞在“混凝土建设”与“城市绿化建设”的博弈中,后者占了上风。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格局下,东莞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东莞宜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应该比翼双飞,成为珠三角大发展新里程碑中的转型亮点。
穗丰年水道的小道蜿蜒曲折。记者 胡国球 摄影跨界融合注入新动力
那么,面对上千亿级别的大手笔生态创建投入,东莞的城市绿化建设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契机实现逆袭赶超呢?
对此,彭承宜建议,东莞应该充分发挥好过去多年培养起来的园林绿化产业优势,以生态创建为契机,带动城市绿化建设向纵深升级发展。
一方面,东莞可强化对自身历史文化特色的挖掘,将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底蕴相结合,打造具有东莞烙印的城市绿色名片;另一方面,则应该促进城市绿化建设与生态污染治理的横向结合,鼓励园林绿化企业跨界融合发展。
事实上在东莞,眼下已有一些企业在跨界融合上走在前列。 作为一家东莞土生土长的生态园林企业,岭南园林在完成对全国的主业布局后,紧随2014年上市步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拓展生态、环保等跨界方面的研究,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再次全面参与东莞生态环境建设。
穗丰年水道的休闲绿道。胡国球摄
谈及这一选择,岭南园林园科院院长刘黾解释称,过去30多年,东莞在铸就 经济 发展奇迹的同时也欠下不少污染债,现在大举进行生态创建正是还债的时候。 污染治理的工程量大,技术难度较高,投入总量也较大,可与之相比,东莞如今的财力不如早些年充裕,地方财政负担较大。 而岭南园林作为本土上市企业,拥有技术、管理和资本等诸多优势,结合当前兴起的PPP模式,参与家乡的生态创建,必然能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这个非常好!”听说岭南园林要把园林绿化与水污染治理结合起来发展,刘秀晨直言这是完全正确的方向。刘秀晨解释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包括东莞在内的全国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都已取得长足进步,也带动了数以万计的园林绿化企业成长起来,可单纯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增长是有限的,从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将园林绿化建设与污染治理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是众多城市的共同选择。
他认为,随着东莞把“建造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城市发展定位,东莞的园林绿化行业正面对着历史重要节点机遇。 东莞可以在政府指导下,以岭南园林为试点尝试跨界融合,逐步总结经验,并在试点中向全市铺开,在做好生态创建的同时,带动产业提升,促进东莞园林莞军的“二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