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最大杏园”:烘干房成就大民生

01.07.2014  15:42

  中新社新疆喀什7月1日电 题:探访“中国最大杏园”:烘干房成就大民生

  作者 朱景朝 赵雅敏 戚亚平

  眼下,正是有“中国最大杏园”之称的新疆英吉沙县杏子成熟的采摘季节。

  7月1日一大早,乌恰乡艾提木恰热村村长阿力玛西木就在村旁自己的杏园子里摘杏子,与往年用棒子打、摇树不同,他用上了县里统一发放的采摘梯和布兜。

  阿力玛西木一家有10亩杏园,因为杏子保鲜难,往年集中上市卖鲜杏只能卖到人民币1元/公斤,今年他决定不卖鲜杏了,将采摘的杏子放入烘干房烘干,然后去巴扎里卖杏干,一公斤可以卖到40元。

  阿力玛西木对记者说,进入烘干房的杏子必须是精品不能有疤痕,所以他今年改变采摘方式。往年自家卖的鲜杏收入也就是6000元,今年卖杏干预计要挣3万元。

  英吉沙县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刘亚宏称,目前该县450座烘干房中,一部分是农民种植户自己的,大部分属于县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收购鲜杏按品质每公斤3元到5元不等,而且从清洗到烘干能吸纳当地贫困家庭就业。

  当日记者在该县供销社兴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鲜杏进入清洗机,再由切半机进入分检机,然后由人工将杏核剥离,将切成两半的杏肉摆在盘上装入烘干架,最后放入烘干房,70小时后,色泽金黄、口感酸甜的杏干出炉。

  帕提曼是西南政法大学学生,放暑假回到家乡英吉沙与姑姑、妈妈一起在合作社打工,工种是装盘,一天下来一个人能挣到80元,“这改变了我们家庭的经济状况”。

  英吉沙县县委常委、农村经济小组组长王建中表示,英吉沙有近30万亩杏园,年产鲜杏22万吨,被称为“中国最大杏园”。杏子烘干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确定的“短平快”项目之一,每座烘干房价值8.5万元,新疆财政资金补助7.5万元,个人或合作社只掏1万元。“这改变了农民在戈壁滩上铺开晾晒的传统方式,提高了杏干的品质,对农民增收是革命性的突破。

  新疆经信委主任胡开江称,“短平快”项目就是符合当地特点、有一定基础、稍加扶持就可以有效带动就业,让老百姓受益的产业项目。实施该项目目的是促进南疆就业,改善南疆民生。

  今明两年新疆区政府安排近9亿元对民族手工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10个行业的195个项目,给予厂房建设、添置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目前,南疆第一批“短平快”项目实施后已带动当地4万人就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