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5全天候接受青少年求助 强化涉诉未成年人矫治帮扶
大洋网讯 临近六一儿童节,第四个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5月25-31日)如约而至。今年的宣传周以“爱”为主线,重点围绕“禁毒”和“普法”的专题,开展五大项目活动,跨界联动、集结公益力量、传播公益理念,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未成年保护知识,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未成年人,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据悉,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通过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初步实现了重点个案的跟踪和有效转介,并在黄埔区率先试点“法律、心理专家+青少年事务社工”,联动关护未成年人。通过“青年地带”形式多样的禁毒宣教活动,把青少年禁毒宣传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
现场
好奇吸毒后的感觉?
玩过模拟实感体验就不敢猎奇!
在越来越严峻的未成年人禁毒工作中,市禁毒办、团市委近年来认真落实市禁毒委的工作部署,着力面向青少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建设。禁毒教育也从单一的毒品常识及危害教育、法制教育,提升到了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高度,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互动参与和案例分析,让未成年人了解到做好人生选择的重要性。
据悉,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广州市未保委办公室都定期举办“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四年以来,已有120多个社会组织的200多个重点针对未成年人的公益项目逐步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时的实效。今年有20个来自全市各区的未成年人普法和自护教育服务精品项目,到活动现场“摆摊”。
记者在现场看到,最多青少年“围观”参与的都是禁毒宣传摊位,桌面上摆放着各类新型毒品的模型,有的披着奶茶、跳跳糖、果冻、茶叶、干花,甚至面膜等各种日常食品、饮品、日用品的“外衣”进入视线。新奇的禁毒宣传抓住了青少年猎奇的心理,不仅看得到、“摸得到”、还能亲身体验“吸毒后”的身体反应。
海珠区青少年禁毒体验项目即通过吸毒模拟实感体验(类VR)技术,刺激参与者的“三感”(视觉、听觉、触觉),现场参与的中学生们佩戴模拟眼镜、幻听耳机、肌肉震动器等模拟吸食毒品后,体验了一把“吸毒后”出现眩晕、幻听、戒断等身体危害现象,切身体会毒品对人体神经的危害。记者看到体验的学生从嬉笑参与,到体验中紧锁眉头,最后若有所思地离开。
而荔湾区“禁毒鬼屋”青少年禁毒宣教行动,同样针对青少年猎奇心理,利用实物样本、科技设备等手段,把触觉、视觉和记忆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禁毒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青少年认识新型毒品,了解对吸毒的危害,宣扬自觉拒毒、抗毒的理念。
海珠区“青年地带”从2016年8月就针对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开展了“DFC”(Design for change)创意行动,通过设计微电影等方式,提出“自觉抗毒”,与朋辈对毒品“Say no”。据统计,从2015年7月开始,广州在全市11个区建设了23个“青年地带”(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服务站)。
据了解,5月28日11:10时,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广州》还将播出“花城有爱,守护未来”——《广州青年说》栏目第五季访谈节目,禁毒、心理、法律、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正确认识药物成瘾以及青少年涉毒吸毒的危害”进行电视访谈。
呼吁
跨界联动共同呼吁“爱孩子”
广州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早在上世纪90 年代初,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发起的“羊城金不换”工程,算得上广州最早关注青少年成长的项目之一。2014 年,《广州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开始实施,广州市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下称“未保委”)协调统筹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办公室设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拓展到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囊括学习、生活、成长等各个领域,并且逐步个案化、具体化,实现“部门协调,统筹推进;搭建平台,跨界联动”,逐步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
围绕普及未成年人“优先保护”“特殊保护”理念,联动党政部门、社会各界联合向广大市民进行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据了解,为扩大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团广州市委、广州市未保委今年特别邀请了来自教育、医疗、心理、法律、社工、传媒等领域的社会名人利用业余时间免费拍摄了一部暖心的公益宣传短片《花城有爱,守护未来》,该片将于5月至6月底,持续一个月,在地铁各主要线路沿线广告牌,出租车、公交车载电视,户外公信屏和大型百货商场LED等宣传平台播放。
倾听
12355面向青少年全天候接受咨询
广州12355 面向广大青少年提供综合性、全天候、一站式服务。它围绕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需求,重点面向广大青少年的普遍性问题特别是特殊群体青少年的需要,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志愿性质的免费公益服务,主要包括: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和个案转介等。2016年10月,12355升级为广州“青年之声”电话服务平台,引入了专业社会组织和社工的力量,青少年一旦打来电话求助,接线员预估事态后,可直接把个案转接到离他最近的机构,比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或社工机构跟进。据悉,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12355广州青少年服务台累计为46个个案提供专业个案管理服务。其中,自2016年10月7日热线试运行开始至2017年3月31日,12355热线总访问量达7743人次,接受个案求助192个,累计提供个案在线远程服务1333人次,提供个案线下面询服务15次。
据介绍,12355服务台实行“前台受理、中枢处理、后台管理”运作模式,由法律、心理、社工、教育、医疗界的专家和志愿者300多人组成的专业队伍,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法律心理咨询和权益保护工作。12355服务台接收的求助型个案内容包括:严重侵权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家庭成员关系辅导、校园欺凌问题、青春期性教育问题、青少年高危行为问题等多个方面。
服务台对所有来电及来访求助均按流程进行服务预估,对由12355提供在线远程辅导服务后仍然需要跟进的个案,服务台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对复杂个案采取个案管理专业模式由服务台社工进行跟进;对其他个案,通过服务资源匹配,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转介。
帮扶
强化涉诉未成年人矫治帮扶
自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立以来,促成了团市委、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保护未成年嫌疑人、被告人的相关政策文件,强化涉诉未成年人矫治帮扶。同时,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团市委、市青宫也逐步探索一套以“青少年事务社工+志愿者”模式开展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矫正帮扶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依法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黄埔区团委就率先探索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权益救助工作制度,出台实施办法,组建法律援助律师、心理专家和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针对刑事案件中的特定未成年被害人,在司法机关及相关部门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司法过程中,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心理援助、社工服务、司法救助等服务,为未成年被害人身心健康发展全方位保驾护航。
撰文信时记者 魏徽徽 通讯员 梁桢 谭云 摄影信时记者 陈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