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惠州实践
“信用记录好,贷款更容易了。”惠州市某农产品公司董事长张宋向当地一家银行申请了450万元贷款。“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头天签合同,第二天就到账了。”张宋高兴地说。
惠东黑珍珠莲雾白花农场场长陈文敬却高兴不起来,该农场经层层筛选,好不容易进入了市农业局拟确认的龙头企业公示名单,最终却因纳税申报逾期这一“信用小污点”而落榜。“我们将好好整改,重视信用记录。”
借助5.3亿条信息所编织起的信用数据云,惠州对守信者开“绿色通道”,对失信者“亮红灯”。
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惠州打出一套社会治理“组合拳”,初步构建以人本化、民主化、法治化、源头化、立体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基层善治,走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创新协同推进的路子。
奠基石 信用成企业个人“通行证”
在惠州,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机构+制度”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褒奖诚信、惩戒失信”的善治理念已开始落地生根,信用逐渐成企业和个人的“通行证”,也成为当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
惠州市发改局副局长黄俊堂介绍,目前,惠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已发布两期信息采集目录,整合了33个部门的147个数据主题,入库数据量达5.3亿条,信息采集量居全省各地市首位。
依托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惠州引导银行创新推出“征信贷”,对资信良好的小微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目前已发放21笔共3460万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题。”建行惠州分行的工作人员透露。
惠州越来越多的政府管理事务也要求出具信用报告,并率先在农业龙头企业认定、全民创业资金申请等事项中进行应用。
4月底,惠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获评第三届“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优秀案例。此前的4月6日,惠州获国家发改委等批复同意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研究人员刘兆鑫评价说,惠州以“守信有利、失信有损”为原则促进“信用增值”,不仅有利于本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为其他地方积累宝贵经验。
谋改革 部门自由裁量权锁进“笼子”
点击开始,大屏幕上飞速滚动着20家中介机构的名字,30秒倒计时后,电脑一锤定音,中标信息随即以短信方式发给该中介。这是惠州市“中介超市”随时上演的场景。
中介服务是行政审批重要的前置环节。“红顶中介”脚踏“政府”和“市场”两只船,长期以来备受诟病。惠州2014年年底便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区一体化运行的“中介超市”,不仅将部门选取中介机构的自由裁量权锁进了“笼子”,还引入竞争机制,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
“中介超市”获评第二届“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优秀案例,活动评审专家纷纷“点赞”:初步铲除了“灰色地带”,有效解决了“红顶中介”“二政府”顽疾。
“硬骨头”难啃,“中介超市”“锁死”部门自由裁量权,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则杜绝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作为全省“首吃螃蟹者”,惠州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通过管办分离、网上交易、阳光运行等积累了不少经验。
抓法治 “法制副主任”唤醒法律意识
在惠城区水北社区的“法制副主任”工作室,经常有居民前来咨询相关法律问题。“法制副主任”杨健华“忙并快乐着”。在惠州,像她这样的886名“法制副主任”,已经覆盖全市所有1249个村(居)。
惠州市司法局局长陈少青介绍,惠州创新推行村(居)“法制副主任”制度,由市、县(区)统一聘请法律专业人员担任,为村(居)委会和村(居)民提供普法宣传教育、法律文书起草、依法调处矛盾等法律服务。
“法制副主任”好比“催化剂”,一点一点唤醒村民的法律意识。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权典称,这种转变的背后,既体现了群众法治意识的提高,更彰显当地政府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懈努力。“法制副主任”是惠州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法治是实现基层善治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惠州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
古往今来,良法善治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命题、当政者共同的追求。当前惠州基层治理格局日渐成型,朝着特色的善治之路实践、前行。。(南方日报记者 罗锐 周欢 策划统筹:陶然 黄沁 曲广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