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黑!花游姐妹花合力扳倒处级干部 泪别泳坛
说到中国体坛最著名的姐妹花,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花样游泳组合蒋文文/蒋婷婷。的确,无论是长相、身材还是所取得的荣誉,文/婷姐妹配得上这样的赞誉,不过相比她们辉煌的职业生涯巅峰期,告别时刻所干的一件事才真正震惊了中国体坛。在2013年辽宁全运会遭遇不公打分后,他们以个人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愤怒揭黑,一年后花样游泳中心主任俞丽被带走调查。
蒋文文/蒋婷婷
由于是双胞胎姐妹,配合起来自然更有默契。所以自打出道,文/婷组合便被外界所瞩目。2010年9月,蒋文文/蒋婷婷组合在第12届花游世界杯中发挥出色,在双人自由自选决赛中,她们以96.650分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花游首次拿到世界冠军,可以说姐妹二人创造了历史。而在巅峰的那几年,她们屡屡在各分站赛争金夺银,只可惜在奥运赛场也摘下银牌、铜牌,与金牌失之交臂。
但是,奖牌不足以概括她们的职业生涯。她们干的最轰动的一件事却是揭黑。整个辽宁全运会,她们成了媒体最为瞩目的人物。
出征全运会之前,文/婷姐妹就已做出决定,要将这届赛事作为职业生涯谢幕战,她们渴望以最完美方式为生涯画上句号。但是,相比于国际赛场,她们想要在全运赛场争金只会更难,因为全运会都不只是光靠表现就能决定成绩的地方。
当时,作为东道主的辽宁队把花游金牌的唯一希望放在双人自由自选项目中,而参赛选手正是东道主花重金从上海交流引进了 黄雪辰和吴怡文。在比赛中,第五组出场的广东选手刘鸥和罗茜得分47.875分,以总成绩95.313分暂列首位;第七组出场的四川选手蒋文文和蒋婷婷得分47.625分,以总成绩95.188排名次席,文/婷姐妹的教练郑嘉表示,花样游泳是人为打分项目,只要评判标准不至于太离谱,四川队可以接受。
蒋文文/蒋婷婷
但等到最后一组选手辽宁队的黄雪辰和吴怡文完成比赛后,四川队才恍然大悟:裁判在前面刻意压低蒋氏姐妹的得分,实际上是为了给东道主选手夺冠铺路——蒋家姐妹最大的疑问,是为什么辽宁队资格赛和决赛采用了完全相同的一套动作,在发挥没有明显差别的情况下,为何会出现高达2.2分的分差;此外,8名裁判中5名裁判打分非常协调一致,甚至有4名裁判对前三名的所有小项打分竟完全相同,对于打分相当细致的花样游泳项目而言,如果不是事先“约定”,及名裁判同分的几率相当于中大奖。
于是,尴尬的一幕发生了。赛后的颁奖仪式,文/婷姐妹没有参加,只是由替身领了铜牌后便匆匆离开。蒋婷婷赛后更是连发微博表示质疑,“这样的比赛有意思吗??? ”“我俩的比赛结束了,真心感谢真正支持我们的朋友们,谢谢!更感谢这次比赛成全了全国第三的完美收官的梦想!唉,从世界第二到全国第三还真不容易啊,真是老感动了啊,谢谢了哦啊!”“在没有任何失误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把我们黑到第三!怎么能这样?把运动员和教练员多年的辛苦付出摆在哪里?这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不尊敬,这是对运动员之间的不尊敬,更是对亿万观众的不尊敬!公道自在人心!”
而在深夜,许多在辽宁采访的全国各地记者都收到了四川花游队发出的短信,文/婷姐妹第二天在入主的酒店以个人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讲述受到的不公待遇。
第二天一早,酒店涌入了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记者,场景十分热闹。而文/婷姐妹擦拭着眼泪对大家说道:“之前,就有人放话(获得冠军的辽宁组合)一定会得到金牌。但是从四年大家都可以看到,她们的侧重点并非在这个项目。她们在一天之内成绩提高了两分,我们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可以在这么快的时间里有如此高的成绩提升。这是一个很蹊跷的情况,在国际国内比赛都不可能出现的。更奇怪的是,昨天比赛中,给辽宁队员打分的5个裁判分数居然是一样的,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情况。我们的铜牌拿的比她们的金牌安稳很多。金牌挂在脖子上,但是她们自己心里会清楚。”
文/婷姐妹也向在场所有记者解释,她们不是故意把炮火对向拿到金牌的黄雪辰/吴怡文,而是想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鸣冤,想得到一个合理的解答。不过一直到全运会后,也没有人站出来给她们答案。姐妹二人,也逐渐淡出赛场,走进婚姻殿堂,也陆陆续续参加了一些比赛,直到今年初才确定,由于伤势不断增多,已确定无缘里约奥运会。而4年前,她们也曾被迫让位年轻选手,无缘参加双人项目,只是参加了集体项目比赛。
然而,文/婷姐妹的揭黑事件,并没有因为全运会的告终而画上句号。2014年11月,当反腐浪潮席卷体育圈时,花游部主任俞丽因涉嫌通过操纵比赛收受不正当贿赂而被带走调查。很显然,俞丽的落马,意味着文/婷姐妹的揭黑取得了效果。被带走时,俞丽是一位处级干部。
俞丽
尽管从花游项目影响力、战绩等方面,俞丽无法和那些金牌掌门人相提并论,但她所处的生态、语境、成因、在金牌战略的极致压力下的举措甚至监管措施的缺席,却有着某些天然的共通性。如果单纯地从管理者角度,无论是聘请外国教练,项目的推陈出新,俞丽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中国花样游泳的良性循环。但这一切在“金牌导向”下的全运赛场就有些变了味,各个省市的利益平衡成了摆在各大行业掌门面前的“烫手山芋”。
作为没有太多影响力和群众基础的打分项目,花样游泳的成绩成为地方发展与否的红线。俞丽的悲剧在于,有时候她不自觉地过了界。俞丽们是运动员中杰出代表,但作为既得利益者及总局“金牌导向”的坚决执行者,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的情况下,身处高位的他们会变得独断专行,甚至扼杀不少运动员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