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攻坚卫士②|李宝瑜:按下环评审批“快进键”

22.01.2021  22:08

【人物档案】

李宝瑜: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人事科科长、四级调研员。曾担任行政审批协调科科长,是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首个首席审批代表。

新建一所学校,项目环评报告表审批常规流程以往要15个工作日;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后,受理文件后次日就完成审批并出具批复文件,1个工作日干完以前15个工作日的活,为企业争取了开工时间和发展机遇。

环评报告表1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在东莞不再是个案。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环评流程、优化环境准入,实施“一项改革、两项优化、三个一批”举措,多措并举,统筹促进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增资扩产,服务企业绿色发展,推动大批优质企业驶入绿色发展“快车道”。在此期间,李宝瑜担任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协调科科长,是环评审批提速见效的推动者、参与者、见证者,为东莞污染防治攻坚战环评审批按下“快进键”。

推动告知承诺制落地见效

东莞企业多,污染源也不少。守住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推动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帮助企业节省审批时间,李宝瑜带着科室人员一直在探索、不断创新。“告知承诺制”在东莞落地见效,李宝瑜就付出了大量心血。

以前,企业环评报告表的审批工作,有两个流程是“必修课”: 受理后进行受理公示、批复前再进行批前公示。这两个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10个工作日。再加上在相关科室会签、相关部门的签发工作,至少是15个工作日。如果一次不通过,修改后再上报,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溜走了。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拖得越长,意味成本越大。”李宝瑜理解企业的烦忧,也明白环保的红线。

国家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拓宽了企业环评审批创新空间。李宝瑜带领科室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对企业类型进行合理划分,推动“审批制”迈向“备案制”,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规范环评文件编制与审批,提高环评审批效率。

告知承诺制”2019年3月在东莞试水,企业如鱼得水。郑兰芳就是审批改革的受益者。她是东莞市豪丰环保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协助环保产业园企业办理证照和审批事宜。“以前,一项环评少则10天,多则一两个月。如今,递交资料后,一个工作日就能拿到批复。”郑兰芳说,这为企业节省了时间,也争取了不少发展机遇。

当然,“告知承诺制”不是全面放开,而是坚守环境安全红线。李宝瑜坦言:“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民生类的建设项目可以开绿灯,但工业类建设项目必须位于园区,以免选址不宜。”这样一来,医院、学校、自来水生产和供应工程、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城镇生活垃圾转运站等20多项民生项目及工业集聚区内的部分工业类项目,全面享受“告知承诺制”红利。生态环境部门受理企业环评资料后,原则上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审批工作不仅要体现服务,重点在于把好项目准入关。在原则问题上,李宝瑜从不含糊,推动告知承诺制落地见效,也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等政策,对存在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问题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在源头堵住“先污染后治理”的漏洞。

郑兰芳坦言:“告知承诺制为企业发展的按下‘快递键’。”她所在的园区有163家企业,以前每个企业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跟进环评事宜,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如今,她带着一个小团队,为园区所有企业提供环评服务,也没感到压力,切实享受到环评改革红利。

推进环保首席审批代表工作

2020年,东莞行政审批推出首席审批代表制度,李宝瑜主动请缨,出任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首席审批代表,入驻市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行使最终签批权。

郑兰芳告诉记者,以前企业办理行政审批事宜,不限于环保部门,在一个部门内,还不限于一个科室。这样一下,要办妥一个项目的审批事项,不仅要来回跑,还不能及时补齐全部资料。事实上,中间环节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首席审批代表制度出炉后,很多困扰企业的问题迎刃而解。

签字,盖章。”一个人行使一个部门的行政审批权,一个窗口办妥一个部门的审批业务。李宝瑜坦言:“首席审批代表,有职、有权、有责。”以往,企业代表到环保部门办理审批事项,可能要跑五六个科室,问一大堆人,还不能补全所有的资料。如今有了首席审批代表,有一个团队提供支撑,环保类的审批流程更清晰,时限更明确。即使企业资料不全,也可以一次性告知当事人,不仅降低了办事退件率,还节省了企业代表时间,提高了审批效率。

在此过程中,李宝瑜下了许多硬功夫,啃了许多书本。不仅掌握每个行业基本的原辅材料、工艺流程、污染特征,还要熟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环评技术导则、行政许可程序……李宝瑜认为,在行政审批方面,企业并不专业,这需要行政审批主动作为,充分融合内部科室资源。这样一来,企业代表只需对接审批部门一个人。“我能解决的,当场办妥。我不能办的,能够找到解决方法。”在首席审批代表岗位的历炼,李宝瑜更看到了为企业服务的价值,“宁可少休息一小时,也不能耽误企业一分钟。

疫情期间,李宝瑜又勇挑重担,积极拓宽环保行政审批服务渠道,节省企业成本,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她带领同事积极探索,在一个月内推出两批“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对18个事项开启“不见面”收发件模式,最大限度做到“零跑动、免接触、不见面”审批。还创新推出免费双向寄递办事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不少企业表示,疫情期间,市生态环境局开通“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指导企业办理环评审批,为后续的环保验收提供支持,并明确审批负责人为该项目的联络员,按时办结,确实让人感动。李宝瑜认为,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这是行政审批部门的职责和使命。

事实上,正是得益于环评审批把好“安全关”,东莞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既依法淘汰了高污染高能耗低产能企业,督促大批企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墙”。奉献不言苦,敬业有担当。十六年间,李宝瑜在为东莞生态环境把好关、守好门、尽好责,先后在项目审批科、法规科、行政审批协调科、人事科等部门担任负责人。边学、边干、边摸索,一步一个脚印,在生态环境保护战线上,“累,却一直快乐奉献。

文字:周桂清

摄影: 周桂清

编辑: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