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2014)》今日发布

15.12.2014  00:22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刘燕)今日下午,《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2014)》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网”、“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等微博(微信)荣获“2014年十佳中央国家机关政务新媒体”奖;“上海发布”、“浙江发布”等获得“2014年十佳省级政务新媒体”奖;“成都发布”、“南京发布”等获得“2014年十佳城市政务新媒体”奖;“政务新媒体最佳应用奖” 和“政务新媒体最佳飞跃奖”两个单项大奖则分别由“工信微报”和“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摘得。报告还包括“省市机关政务新媒体综合排行榜TOP20”。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彭波,国家网信办副巡视员侯召迅,新华网董事长、总裁田舒斌,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唐润华,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和来自公安部、共青团中央等中央部委,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等地的政务新媒体账号负责人等近百位嘉宾莅临发布会现场,分享政务新媒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共享政务新媒体的发展价值。

  《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2014)》是由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牵头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团队,对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系统评估后完成的。该报告的发布,是新华网助力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提升政务新媒体管理能力的举措,同时也是对今年全国政务新媒体运行管理和交流情况的一次总结和提升。

   继续稳步推进政务新媒体推广使用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彭波指出,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我们传统的主流媒体主动迎接挑战,去适应互联网技术最新的发展,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努力找到最佳的位置。尽管这几年来自于新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但我们正在驾驭努力学习新媒体,把它作为提升我们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事实上我们就是新媒体。例如新华网的新华炫闻客户端有将近3000万的下载量,而且正在打造全新的4G入口产品。这是一个非常精到的产品,是新华网重新获得更大生产力能量的重要平台。所以,不管新媒体技术如何发展,国家主流媒体都要紧紧追赶潮流,有效地利用我们的优势找到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势位置。包括今天新华网发布的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报告客观反映出了目前政务新媒体的运行状况,很权威,对各级政府部门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意义重大。

  彭波强调,近年来,一方面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个部门努力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打造好自己的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帐号,同时我们国家主流媒体出面搭建平台,推广、放大各级政府的声音,这样主流媒体的能量得到了发挥,同时又服务了工作大局,服务了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这就实现了有效的整合。

   新华舆情分析和研究各类政务新媒体具独特优势

  新华网董事长、总裁田舒斌在发布会致辞中表示,发展政务新媒体已成为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他介绍,本次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旨在通过研究、总结政务新媒体发展规律,帮助政府部门提升运营政务新媒体的能力,为2015年我国各级政府政务新媒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和思路储备。报告是国内首个对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在政务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运营表现进行综合评估的大型政务新媒体研究项目。

  新华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政务新媒体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具有社会影响力大、专业性强独特优势。田舒斌说,新华网建立了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与荷兰CWI开展基于传感数据分析的用户体验研究,并相继与英国、美国的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新华网至今已成功举办过三届“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排行榜”及一届“中国县域网络形象排行榜”发布会,在城市网络形象研究中积累了大量政务新媒体数据和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分析框架。同时,新华网也是国内最早从事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服务的专业机构之一,独特丰富的舆情研判经验,对分析和研究各类政务新媒体账号更具专业性。

   依托大数据技术,18项指标炼就优秀政务新媒体

  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段赛民发布会上详细解读了《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2014)》的评价体系和主要内容。段赛民说,本报告以新华政务直通车大数据技术为依托,涵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的全国各级单位政务微博、微信运营数据。报告采取单项比较法和多项比较法、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求同比较法和求异比较法、定性比较法和定量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还原2014年中国政务新媒体的真实传播生态。

  本次综合影响力报告的评估对象为在微博、微信平台通过认证的中央国家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直机关,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州,市属机关,市辖区、县、县级市政务新媒体账号等。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报告还选取了部分城市的政务新媒体进行了实例分析,以更加生动展示政务新媒体运行现状。段赛民说,该报告的指标评估体系含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近60项,分别从内容、传播、受众、互动、成长性和集群等方面对各级政务新媒体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经综合加权后得出总分。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刘燕)今日下午,《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2014)》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段赛民在发布会现场介绍,截至2014年11月底,我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含新浪微博、腾讯两大平台)达到27.7万个,累计覆盖人数达43.9亿人;中央国家机关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达到219个,累计覆盖人数达2.7亿人;省级及以下各级单位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超过19.4万个,累计覆盖人数达20.8亿人。上述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凸显,标志着我国“政务O2O”时代已经开启。

  段赛民介绍,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微博累计发布内容超过30余万条,累计覆盖人数超过2.3亿,微信累计推送内容超过1万次。“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中国政府网”、“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最高人民法院”、“外交小灵通”等账号在两大微博平台的覆盖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且排名前十的中国国家机关政务新媒体原创度均达到了90%以上。有的中央国家机关微博数据在传播指数、受众指数、内容指数三大指标数据高企,但鉴于尚未开通微信,导致平均指标下降,因而排名未能进入前十位。

  截至2014年11月30日,全国各地方省级政务微博累计覆盖人数超过1亿人次,发布内容超过10万条,被转发评论超过200万次,全国省级政务微博开通率达到70%以上(不含港澳台地区);“上海发布”、“北京发布”、“重庆微发布”等账号的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前列,各分项数据也在全国各地方省份中名列前茅。“浙江发布”、“江西发布”在2014年成为政务微博“省队”新成员,尽管开通时间较晚,但“后程发力”,受到网民广泛关注和好评。

  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各地市政务新媒体在内容建设工作中的整体表现呈现上升趋势,“零发布”的城市微博占比较之2013年同比下降16.5%,“心灵鸡汤”、“商业抽奖”、“灌水”类内容的占比明显走低,政务类信息同比上涨23.4%,民生类信息同比上涨17.9%。但从整体表现来看,部分城市在原创度、政务类信息占比、文字图片采编质量等方面距离“第一梯队”仍有明显差距,政务新媒体运营质量亟待提高。

  段赛民说,2014年,“微博矩阵”联动发声成为“大势所趋”,各省级、市级机关政务新媒体成为省级单位政务新媒体的“左膀右臂”,外宣、党建、公安、教育、民政、共青团、交通、司法、旅游、气象、地震等多个系统的政务新媒体发展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在所有政务新媒体中占比最高,表现最为活跃。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政务微博年发布量达到1782.3万余条,同比增长达20.1%,转发评论量达2.3亿条,同比增长达17.5%。在发布量明显增长的同时,评论转发比、原创微博量方面也有明显提升。更多的政务微博选择用多媒体信息(图片、视频、音乐、漫画)的形式来进行内容运营,提高了政务微博的亲民性,也更加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在报告所采集的政务微博信息样本中,采用多媒体信息形式进行内容运营的政务微博信息接近60%。2014年全国政务微博账号在互动频率和互动质量两个维度均处于上升趋势。其中,转发评论总量同比上涨36.2%,评论转发量同比上涨17.3%。

  对于政务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段赛民指出,随着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不断拓展,2015年政务新媒体将继续保持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双微融合对接和平台资源整合等方面将取得进一步突破。2015年,“集群力”对于政务新媒体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独唱”的格局将被打破,而“合唱团”将成为大势所趋,各级政府部门陆续开通或即将开通政务微信账号,这将为“双微融合”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政务微信平台可通过二次开发方式叠加整合各类应用,能够实现行政办事等便民服务功能,以政务微博为发布平台,政务微信为应用平台,政府网站、政务APP相互促进,更加丰富政务新媒体功能作用,“政务O2O”时代开启。

  总之,政务新媒体的良性发展,将有利于密切政府部门与网民关系,扩大政务新媒体自身的群众基础,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综合奖(1):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务新媒体综合排行榜TOP10

综合奖(2): 2014年省级单位政务新媒体综合排行榜TOP10

综合奖(3):2014年城市政务新媒体综合排行榜TOP15

  两个单项大奖:

  政务新媒体最佳飞跃奖: “共产党员”;

  政务新媒体最佳应用奖: “工信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