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神器”AED就在你身边,但你会用吗?
视频:用AED救人要这样做↑
大洋网讯 冬天是猝死高发季节,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当路遇他人晕倒,我们如何及时正确地施救?随着自动体外除颤仪(以下简称为AED)在广州地铁等公共场所正式“上岗”,市民敢用、会用AED救人,让“救命神器”真正在危急时刻派上用场,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昨日上午,由广州日报“健康有约”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联合主办了“有约·逸仙”护心行动AED公益培训。30名市民与媒体代表到场进行实战培训,培训内容通过广州市融媒平台“新花城”APP和广州日报手机客户端进行了全程直播。
培训现场
市民呼吁AED培训进社区
虽然培训时间是工作日,这次仍然收到数百名热心市民的报名,年龄大多在30岁~45岁之间,其中也不乏“95后”年轻人。经过心肺复苏与电除颤、心源性猝死的预防等理论学习,市民分组,在余涛教授的指导下,由医务人员和培训导师一对一搭档,围着模型假人、AED训练机,以“在地铁内遇到路人晕倒”为主题,展开情景式心肺复苏与电除颤急救演练。
社工余小姐说,这次报名参训,是希望自己能多掌握一些技能,在社区宣传推广,在有人需要时,能出手施救。她希望这些培训能落实到社区内,让更多人了解学习。
“我曾经在路上见过突发猝死的人,当时想,如果自己会救助技能就能救他了!”白先生表示这次不但学到了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方法,更看到有许许多多热心救人的医生和市民,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温暖与热血,谢谢你们!
专家:特定行业办公场所也需要救命神器
“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务科主任兼急诊党支部书记余涛教授呼吁这一公益活动能推动更多公众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了解AED的正确使用方法。越多人掌握这些救命技能,就越能防范悲剧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救人等于助己”。
余涛强调,救助心脏搏动骤停者不要有后顾之忧,可获得法律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人们看到的街头猝死,绝大部分属于心源性猝死。”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王景峰教授表示,心肺复苏急救非常重要,18岁以上成年人都应学会心肺复苏技术。学会识别心跳骤停的病人是心肺复苏急救的第一步,接着要掌握正确的施救,包括使用AED。
王景峰指出,除地铁、车站、公园、大型游戏乐园、大型购物商场、校园、写字楼云集的CBD地带需安装AED之外,一些特定行业如工作压力大、强度高、经常加班尤其是夜班的办公楼,应考虑安装AED。据了解,目前国产AED一台价值一万多元,价格更为“亲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力衰竭专科主任袁沃亮呼吁公众重视预防心源性猝死。他指出,医生要从貌似正常的人群里找出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包括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较差(左心射血分数LVEF低于35%)及有猝死高危风险因素的人。通过心脏彩超等检查能够有效发现心脏功能较差的病人。
据了解,针对心源性猝死,预防措施包括社区家庭教育与培训、全民推广CPR(心肺复苏),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选择恰当的病人使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射频消融,采用AED紧急救助猝死病人等。
知识点:救人要这样做
情景模拟:在地铁里路遇昏倒者,先拍打昏倒者的双肩,同时呼唤“你怎么了”,如无反应,立即查看胸廓是否起伏,有无呼吸,开始计数1001数到1007。如无反应,立即向周围人呼救,协助拨打120、寻求地铁工作人员帮助。呼救时要注意明确呼救对象,如“请穿红色/白色衣服的先生帮忙打120,找工作人员拿AED来帮我”!
怎么施救:
两人施救,一人在患者右侧进行心肺复苏,方法为用手掌根部,置于双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快速、用力、持续按压,边从1念到30。另一人携带AED到达后,在患者另一侧放置AED并大声报“AED到”,同时进行开机操作准备。第一人继续进行按压。
开机操作:
1.打开机器的电源开关,一切操作都会配有语音提示,多数型号AED可选择中英双语。
2.打开盖子,取出电极片。让患者仰面平躺,按要求正确粘贴电极片(前侧位或者前后位)。
3.AED在心律分析之前要求所有人离开患者一段距离,仪器将提示“正在分析”病人的心率,确定是不是室颤状态。
如果需要除颤,AED会提示正在自动充电(一般是5-15s),并提示充电完成,电击按钮会有闪烁。
4.点击电击按钮之前,先让所有人离远点。根据提示按下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5.如果未提示电击及给予电击后,应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注意:每2分钟,机器会自动分析心律,按提示音重复操作。整个过程不能将电极片撕下。
使用AED不要顾虑这点!
操作要点:院外急救进行心肺复苏时拉开外套,采用AED操作时,需要拉开内衣(昏倒者如为女士,要帮她解开文胸,救人要紧,不要羞涩!)将两张电极片分别贴到胸口右侧锁骨下方、胸部左侧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吴婉虹 通讯员林伟吟 张阳 黄睿
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任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