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今10时全省志哀3分钟 救灾工作紧张有序开展

10.08.2014  19:48

  中新网8月10日电 综合报道,9日是鲁甸地震逝者的“头七”。云南省政府昨天发布公告,为表达全省各族人民对“8·03”鲁甸6.5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省政府决定,2014年8月10日10时起,全省在各条战线上工作的人员及在广场、商场、公园、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人员就地驻足默哀3分钟,届时全省防空警报鸣响,汽车、火车、船舶鸣笛志哀3分钟。

  而在各界以不同形式表达哀思的同时,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受灾群众也在废墟之上坚强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逝者“头七” 鲁甸雨夜默哀祭奠

  昨天晚上7时起,鲁甸县城中心文化广场上陆陆续续聚满了手持蜡烛的人们,他们选择在这一天祭奠地震中不幸遇难的600余名同胞。虽然下着大雨,但不大的广场上仍然聚集着近千人。人们拿着红烛,默默地在广场中心的地上摆出大大的心形,里面再用红烛摆出“803鲁甸加油”的字样。

  由于连日下雨的缘故,广场上的积水很深,蜡烛不易摆好,但是大家始终不放弃,收起伞,用手护着蜡烛。晚上7时40分起,广场上聚集的人们开始点燃蜡烛,蜡烛在雨中亮了又熄,熄灭了又马上被点亮,人们用手护住蜡烛的光,放佛这光亮就是鲁甸的坚强。广场正前方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放鲁甸新闻,自地震发生以来,关于救援中温馨、感动、奇迹的一幕幕通过这个大屏幕传递给大家,也是在传递鲁甸的希望。

  所有的蜡烛被点亮后,老天好像也起了悲悯之心,雨越来越小,大家手捧红烛集体默哀一分钟,然后高呼“鲁甸加油”、“鲁甸挺住”。祭奠活动持续到晚8时10分,广场上的红烛依旧燃烧跳跃,像是在提醒人们:仰起不屈的头颅,坚强面对苦难。

  救灾进行时 堰塞湖堰塞体全面施工

  鲁甸6.5级地震诱发了红石岩堰塞湖、甘家寨和王家坡三个特大型滑坡。截至昨日16时,国土资源系统在地震灾区已排查完98个行政村,涉及31个乡镇,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322处,其中新增139处。目前已全部紧急转移安置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连举介绍说,目前地震灾区余震不断,发生高震级余震的可能性较大,又正值云南雨季,大雨、暴雨天气时有出现。震后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余震或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尽管震区4县1区加大投入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但由于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难度大,需要与投入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牛栏江红石岩两岸山体发生塌方形成了库容为2.6亿方的大型堰塞湖,堰塞体方量约1200万方,一旦溃决,可能导致下游沿河的10个乡镇、3万余人、3.3万亩耕地受灾。堰塞湖应急处置分为工程应急排险和群众转移避险两个部分。目前正在减缓堰塞湖水位上升的速度,为施工争取时间。

  经过武警水电、十三集团军工兵团、水电十四局等专业抢险队伍紧急实施工程处置。从上游右岸进入堰塞体的公路与水上交通已被打通,现场已有6台挖掘机已运抵堰塞体,全面展开施工。通过对红石岩电站调压井实施有限爆破,下泄流量已经从每秒80个流量增加到150个流量,加上堰塞湖区域近期没有强降雨,堰塞湖水位已由刚开始每小时上升60至80厘米减缓到几厘米,堰塞湖水量保持在5000万方左右,堰塞湖目前总体安全可控。

  震区生活保障提升 首所板房小学开工

  据卫计委消息,地震灾区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正有序推进,伤员康复和心理干预已同步开展。截至目前,国家、省、市、县卫生计生部门和军队卫生部门共投入2665名医务人员、526名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人员和233台救援车辆,在灾区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截至8月9日,灾区已完成水源点消毒7042个,监督检查各类供水单位110户次,现场快速检测水样113份,开展外环境消杀85.8万平方米,群众健康教育4.85万人次,地震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时值盛夏,地震灾区天气比较炎热。在救援和重建工作中,大家也常常是满身汗水。能洗个澡成了灾区群众的愿望。但前几天,那里连喝水都困难,更别提洗澡了。不过,在这两天,一辆淋浴车出现在了龙头山镇小学安置点。洗澡点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保障淋浴。早上8点到晚上12点就从旁边的龙井河抽水、净化、加热,提供热水淋浴。晚上12点开始,使用水管中的存水。

  值得一提的是,9日下午,在云南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中心小学操场上正在搭建起板房的框架,这里是鲁甸震区开始建设的第一所板房小学。待板房小学建设完成后,可以提供20间用于教室、多功能室、厕所、厨房等用途的房间,还将配备新的教学设施。建设方表示,三天之内可以完工,能够确保9月1日学生复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