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亲子关系紧张?听听孩子们的声音

19.03.2020  10:42

大洋网讯 自从开学时间延后、线上教育模式开启,班主任、心理老师也陆陆续续接到家长们的求助:亲子关系紧张怎么办?孩子学习不专心怎么破?手机问题怎么解?似乎真如家长们的表述,每日在家斗神兽!为此,广州市铁一中学在亲子主题微课的基础上,随堂做了《家庭相处几小问》的小调查,听听来自孩子们的声音。据悉,参与本次匿名调查的有广州市铁一中学初一学生274人,初二学生221人,高一学生283人。

居家亲子关系真有那么“”吗?

七成学生感觉“较好

当问及疫情居家期间,和家人/父母相处的愉悦程度时,结果似乎没有家长们表述的那么“惨壮”,五成多至七成的学生表示比较好甚至非常好,表示“一点儿都不好”也就是个位数比例。另外,从学生那里得知,近九成的初一初二学生与父母相处不愉快的发生频率以周、以月计,甚至很少发生;而高一的学生与父母冲突的频率就更少。

可见,疫情居家期间,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亲子相处还是比较和谐的或者说摩擦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牙齿舌头偶尔还会打架;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学生与家长同是对亲子相处情况的认知有差异,换言之,有部分家长对亲子相处、孩子反馈、教育效果有更高的期许,一旦事态不按预想的发展,家长便会表现出更多的担忧和困扰。

以上结果也提醒:在面对亲子冲突时,家长们应该优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平和下来时,才能萌发更多教育子女的智慧,说不定会发现关系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的糟糕,顺带还找到缓解关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所谓“静能生智”。

在学生眼中,亲子矛盾的归因都有哪些?

因学习产生矛盾多于五成

调查也探究了学生认为的引起亲子矛盾的主要方面,如雷达图所示,因生活细节而发生不愉快均多于60%,而因学习而发生不愉快均多于50%。看到这里,家长们估计不约而同会想到“手机”,手机的使用问题是长期居家亲子关系岌岌可危的重要帮凶,由此导致学生学习不专注、作息时间混乱让家长们手足无措。

近一个月,线上教育是最为普遍的方式,学生对手机、电子设备的使用避不可少,手机、电子设备对学生的诱惑也显而易见。但细想,在孩子的漫漫成长道路上,如果没有手机也会有其他形式的诱惑,将亲子冲突仅仅归结于“手机”,手机可不背这个锅!因手机、游戏或是其他方面引起的亲子相处不畅,家长们要学着透过表现看到教育和沟通的契机。以手机问题为例:

明确教育方向后,家长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点,让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第一步,尊重客观事实。有家长曾来电反映孩子边看学习视频边玩手机,反问看了几次、每次看了多久、看了什么内容,这位家长都答不上来。我们看待事物往往会掺入个人情感因素(如看到孩子拿起手机就心烦)而忽略事实本身,其实家长可以在不远处坐下来,做自己事情的同时不经意观察孩子的学习细节,基于客观事实的谈话才能有的放矢。第二步,真诚表达和沟通亲子双方的需要和期许。第三步,协商方案,方案要有奖惩也要有适度的弹性。第四步,小步子调整,每天进步一点点,每每有改善就给个大大的肯定。

怎么去应对亲子矛盾的?

六成学生选择回避

结果显示,1/4-1/3的学生选择直接反击,而近六成的学生选择回避躲开,1/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家长们感知到了亲子关系的紧张,因为家长接收的经常是孩子的“战斗”或者“逃走”模式——满满的不友善。

愿意正视、解决问题的,五成学生会选择“晓之以理”,两成选择“动之以情”。我们常说:家是谈“”的地方,不是说“”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反证,这是需要我们去关注的地方,为什么当今社会越来越多人有情绪障碍,与“”的需求没能满足有很大的关系。情感的关注和满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接纳自己和理解别人的情绪状态;一个是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广州市铁一中学老师郑晓虹建议,真心愿意改善关系的亲子双方,首先要做的是看到自己和对方的情绪(担忧、不满等)——“孩子学习不专注又听不进劝,我很担心;但刚刚我突然发了脾气,估计孩子这会儿也很委屈”“妈妈不听我解释就发脾气,我很气愤;但妈妈只是想督促我学习,我摔门进房间这个举动可能也会让她挺伤心的”……拥抱理解彼此的情绪后,家长们可以走近孩子,听听孩子的声音——情绪、需要的表达,不一定接受,但尝试去倾听,同时也真诚地表达作为家长的担忧、需要和期许。渐渐地,亲子关系近了,行为的改善才能进一步推进。

在这个小调查中,也得到这样一个数据,近8成的爸爸和近9成的妈妈在疫情居家期间是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在孩子身侧的,这是亲子关系培养和改善的绝佳机会,莫要用如此宝贵的时间来抱怨来对抗,换之以“真实表达”、以“真诚沟通”,甚好!

(信息时报记者庞泽欣 通讯员郑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