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淘到价值70元画被估价500万 数千人陷骗局

06.08.2015  05:15

藏友手中所持的鉴定书均为假冒,所谓鉴定机构纯属虚构。/晨报记者张佳琪

晨报记者李东华 实习生万晶晶

令丁先生始料未及的是,几幅从废品堆里淘来的所谓“潘天寿字画”,竟然将他带到艺术品公司设置的一场残酷的“雅局”中,越陷越深,数万元花费因此付诸东流。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像丁先生这样本想借“艺术品”发大财结果反被套进几千乃至数万元的案例,不再是零星爆出。受害藏友为此组建了维权群,全国成员达1900余人。而根据一些信息确认,超过300人指认的公司注册在上海,共涉及107家公司。

[案例]

垃圾堆里淘到“真迹字画

丁先生是福建人,去年10月份来到上海。10月24日恰是其生日,下午2点左右,他在浦东东沟路看见一个收废品老人拿着几张画,便围了过去。老人称这几幅画他从一个刚刚去世的老人旧衣服里找到的,可以便宜点出售。丁先生不懂画,但那些画看着品相不错,想着反正就几百元,买回家挂着也不错。一番讨价还价后,丁先生看中写有“潘天寿”的9幅字画,花了600元,平均70元左右,每幅字画都带有藏宝斋的鉴定书。

正是这个鉴定书最后让我倒了大霉。”买了画以后,丁先生上网查了一下这些画的价格,“潘天寿花鸟图”竟然价值1000万元。“人家的画值钱是真事,一开始我是不相信有这么大的饼从天上掉下来给我。”丁先生说,最后抱着跟朋友打赌的心态,就想去验一验几幅画的真假。

丁先生搜索“上海艺术品鉴定公司”,结果网络跳出数百家公司。丁先生找到静安区一家艺术品公司,“鉴定费200块钱一幅,所谓鉴定就是找个专家来看看字画。我选了两幅。”丁先生说,鉴定师约70岁,花了不足两分钟,不借助任何工具,对方就直言是真品,一幅市值达500万元。

该艺术品公司工作人员要丁先生将字画留下,帮其出售,最后被他拒绝。此后,他又走进第二家同类公司。

同样两幅字画,第二家艺术品公司给出的鉴定意见——也是真品。丁先生接连跑了12家艺术品及拍卖公司,花了近5000元鉴定费。没有意外,所有公司鉴定人员均称是“值钱的好货”。

丁先生说:“一家你可以不信,两家三家也可以怀疑,但看了十几家,都说真的,那时我内心越来越兴奋了,我自己也相信是捡到漏了。

外籍买家频变身份露马脚

相信捡了漏,自然就想出手。丁先生权衡再三后,选中了一家名为上海骐仕展览的公司。

10月25日,丁先生参加了该公司在一家美术馆的活动。公司一位姓程负责人指着一名40多岁的老外向其介绍,对方是海外买家,而且已看中丁先生其中的一幅“潘天寿花鸟图”,但必须要跟公司先签合同,通过拍卖的方式成交。

几番商讨,骐仕展览公司最后称这幅画保底1000万元,可以500万元起拍,在11月份带到香港拍卖。在签合同时,上海骐仕展览有限公司提出要交服务费,服务费按起拍价1%收费,即5万元。丁先生提出成交后再付钱,但要求被拒绝,最后几番还价,丁先生支付了32000元服务费。

合同签完后,丁先生回去等消息。一个月后,对方打电话给丁先生说他的画已被外国买家看中,但是对方要求出具鉴定书,鉴定书必须是指定机构所出,费用5000元,丁先生表示自己真的没钱了,但是对方说只要开了鉴定书,画就能卖出去,无奈之下丁先生又给对方打了3000元鉴定费。

20天之后,上海骐仕展览公司又给丁先生打电话说11月28日到30日要在东方一号美术馆办活动,让他再带两幅画过去。在活动现场,丁先生又看到了上次见到的那个老外,这次老外的身份是香港华夏集团派来的助理。丁先生顿时就感觉上当受骗了,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要频繁更换身份?上次还是外国买家,这次怎么就成了助理?

这时我知道自己肯定受骗了,找对方理论,但没有任何用处。”丁先生报了警,也向工商部门进行了投诉,但对方均表示无法解决,称这属于合同纠纷。

因两枚钱币被忽悠4万元

在丁先生向骐仕公司讨要说法的过程中,认识了同样是受害者的纪先生。

据纪先生介绍,他是拿数年前的8枚钱币出售,当时购入总价2000元,但一家名为上海聚仁艺术品的公司对其估值50万元一枚。在公司邵姓总监几番电话之后,他同意将2枚钱币寄放在该公司出售。“2014年5月签了合同,期限是半年,收了1万元服务费。但随后就没有了音讯。”纪先生称,交易不成也就算了,服务费当是自己买个教训,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是对方骗局的开始。

10月底,就在合同快要到期时,纪先生接到聚仁艺术品公司的电话,称已找到买家,但要鉴定机构出鉴定书,指定一家名为香港热释光鉴定检测中心的鉴定报告,费用1.5万元。接下来公司又提出,要到境外拍买价格才能更高,至此又增加了保证金、出关费、保修费等。

前前后后,纪先生共计花费近4万元。最后,一枚钱币也没有成交,而所有费用也均无退还。

[调查]

所谓权威鉴定机构属虚构

昨天下午,记者先后查阅上海骐仕展览有限公司及上海聚仁艺术品有限公司,发现两家公司均在工商部门进行过登记,持有营业执照。但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如出一辙,包括工艺美术品、珠宝首饰销售、文化艺术交流策划等,其中明确指出,文物除外。工商部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意味着相关公司不能从事任何有关文物的交易资质。

随后,记者又对两家公司所选的“鉴定书”进行核实。其中丁先生的“潘天寿花鸟图”鉴定书落款为:北京中博文化检测鉴定中心有限公司。记者在北京工商部门网页查询,并没有相关注册公司,但有一家北京中博文物检测鉴定中心有限公司,两者仅一字之差。

纪先生手中的鉴定书出自香港热释光鉴定检测中心,鉴定书上还注明了公司地址为香港九龙弥敦道610号13楼。记者从香港相关政府网站也无法查询到该检测中心的相关资料。据纪先生介绍,事发后,他曾专程去了香港,并找到了上述地址,结果发现是一家名为荷李活的商业中心,根本没有所谓的检测中心。

涉及上海的公司有107家

丁先生与纪先生在维权过程中,遇到了一大批和他们相同经历的藏友。而这些受害藏友组建了名为“被骗一族”的QQ维权群,沈先生就是主要负责人之一。目前该群共有成员1900余人。

沈先生介绍,该群建立已有两年多,每位成员都是受害者。“每个新进来的人都要求提供与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合同及报警材料,同时也简要讲述自己被骗的经过,以确认身份。

沈先生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超过300人的名单,名单中登记有投诉人、身份证号、联系电话、投诉单位、地址、涉及金额、报警地等内容。该份名单上公司的注册地均在上海,涉及的共计有107家公司,均为艺术品展览、文化交流、拍卖类名称的公司。其中一家在金沙江路上的某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登记人数达18人,金额最高的有16万余元,最少的也有4000元。

记者随后抽样4家公司进行电话采访。针对被顾客投诉的情况,对方均表示获知,但拒绝回应。这些公司称,公司所有活动均是按合同办事,收取的费用也在合同中注明,并无欺诈,如有异议可以走法律途径。

[藏友总结]

●谎称是拍卖公司,能送港澳台拍卖,实际无拍卖资质(违法)。

●拍卖公司内鉴定专家丧尽天良,伙同骗子拍卖公司虚假鉴定,两边收钱。

●虚高乱估藏品价值(实际价格的10万到100万倍),收天价前期拍卖服务费。

●签订、设计欺诈合同,无实际服务,蒙骗客户。

●组织无实际成交的假拍卖会、私人洽购会、艺交会(所谓的拍卖也就是请一些托、装个样子举几个牌)。

●拍卖图录内藏品多数属于国家限制交易的文物类型,实物大部分都是电子档图片和工艺品。

●谎称付天价的海关出境费,而无海关批文(99%根本没有出去,拍卖用电子档假拍。无任何出关证明)。

●签订合同后,偷税逃税(工商局、税务局有相应发票),服务结束后收回和销毁合同证据。

●虚构各种高级职务,业务员多数用的是假名字并且做一期藏品,换一家公司。

●聘请各种托和一两个老外(除了托就是各位藏友了)参加展览会和拍卖会,演戏给各位藏友看,无实际成交。

●骗子公司骗钱的方法每天都在变,总之就是要你先交一笔钱,包括预约/预付定金、鉴定费、图录费、保管费、手续费,出境费、拍卖服务费等。

[律师说法]

法律法规不完善是乱象原因之一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寄售藏品或拍卖纠纷的产生与委托人本身也有关系,部分委托人相关拍卖知识薄弱,仅凭宣传广告便轻信相关企业,交付巨额委托费用,一旦拍品流拍或失去信任,往往采取口头解约的方式。

该负责人透露,近两年来,艺术品市场中一些文化、投资公司假借拍卖名义,虚高估价,在前期骗取服务费,协会已经接到不少类似投诉。没有文物拍卖资质及海外拍卖资质的公司,若利用虚假广告包装成正规拍卖公司违规收取前期服务费,涉嫌诈骗罪及合同诈骗罪。但是,拍卖行业协会无权对这些文化公司进行监管,工商部门也很难惩处这些中介机构,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导致此类乱象的原因之一。“现有的《拍卖法》,主要是对拍卖人(即拍卖公司)的限制,委托人、竞买人都未纳入。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