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人民日报整版报道“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5月27日,《人民日报》06版整版刊发《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小编今日特转载此文,以飨读者。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一年多来,东莞市坚决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参与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纲”,提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定位和价值追求,明确“以制造业为中心,强化三个功能”的总体思路,举全市之力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5%,增速位列大湾区城市前列,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广东省东莞市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持续深入推进“六大工程”,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实现重大进展
松山湖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基本完成总体规划、科学功能规划、空间概念规划和规划实施行动纲要编制。开工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南方先进光源研究测试平台等重大科创平台。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获批为首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散裂中子源向全球用户开放,吸引知名大学科研团队开展尖端科学研究。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进18个科研团队、10名两院院士、3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2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太空材料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未来,东莞将以松山湖科学城为载体,全面加强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谋划推进一批院市合作重大项目;深化与港澳的科技合作研究,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推动科技资源便捷高效流动,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合力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滨海湾新区等重大平台
进入全面开发新阶段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印发,成为《规划纲要》公布后首个获批的省级平台规划。滨海湾新区湾区1号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虎门港综保区完成一期建设并通过国家验收。紫光芯云产业城、欧菲光电等重点产业项目以及滨海湾大道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建设,大湾区大学筹建加快推进。东莞国际商务区吸引华润、嘉里、新鸿基等知名企业意向投资410亿元。水乡功能区与广州开发区签署深化重点领域合作协议,一批项目动工。银瓶合作创新区深莞合作创新示范园项目加快建设。
未来,东莞将以重大平台和临深地区为主阵地,切实深化广深港澳区域协同发展。围绕轨道交通规划对接、跨界河流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强与深圳合作;深化穗莞深度合作,推动水乡功能区与广州开发区全面合作;积极探索与香港合作开发滨海湾新区,高标准建设大湾区大学。统筹推进东莞国际商务区、水乡功能区、银瓶合作创新区等重大平台建设。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东莞成功创建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新增松山湖园区(电子信息)和横沥镇(模具)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大力实施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6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排名全省第一。组织“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投资促进交流会等大型推介活动,2019年共引进内外资项目4093宗,投资金额2930亿元。深入开展“暖企行动”,2019年为企业减负超过300亿元。成立广东省智能终端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省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东莞基地落地运营。
未来,东莞将以建设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抓手,全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优势传统产业和港澳传统制造业,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代表性、转型升级意愿强烈的企业;争取引进一批100亿元级重大产业项目,协同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重大项目落地取得新突破
以“解难题、促开工”为抓手,东莞实施市领导包开工工作机制,组织了4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完成2019年度投资756.7亿元;2019年累计实现包括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华为团泊洼8号地块等125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京东“东莞亚洲一号”、巨正源科技等74个项目顺利投产。
未来,东莞将以深化规则制度衔接为重点,全力提升全面开放合作水平。加强政策创新,重点围绕滨海湾新区开发建设,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东莞在金融、产业、用地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在外商投资准入、行政审批改革、项目落地建设等方面大胆改、自主改。加快落实中央和广东省对港澳在金融、教育、建筑等领域的开放政策。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
赣深高铁东莞段加快建设,东莞南站地下空间共构工程全面开工。广深港高铁虎门站站房改扩建工程完成前期工作。穗深城际铁路全线开通,佛莞城际铁路建设稳步推进。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加快建设,明确与深圳地铁6号线连接。南沙大桥建成通车,成为《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投入使用的重点工程。莞番高速一期、从莞高速三期投入使用。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首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顺利开通首条虎门至澳门水上客运航线。
未来,东莞将以加强交通互联互通为突破,加快构建“一小时生活圈”。推进与深圳交通基础设施高效衔接,全面加快赣深客运专线、东莞南站地下空间共构工程以及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首期工程建设。加强与广州的互联互通,加快莞番高速二三期工程建设。积极构筑珠江两岸快速交通网络,加快深茂铁路、佛莞城际铁路建设。加快完善市内交通体系,全面加快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广深港高铁虎门站站房改扩建工程建设。
港澳居民来莞交流交往更加密切
38所东莞学校与香港学校缔结姊妹学校,东莞联合香港、澳门、广州等城市成立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联盟;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开园,出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松山湖港澳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吸引61家港澳青年科技创业企业进驻;建成启用市民服务中心。
未来,东莞将以便利港澳居民生活为目标,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全面落实国家便利港澳居民的各项举措,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让港澳居民来莞生活更加便利。进一步完善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功能,建设9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先行区,设立港澳青年服务中心或一站式服务窗口。建立以港澳企业为主的企业库和优质岗位库,提供一批就业或实习岗位。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