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点】百米生活:创业路上的“华南理工合伙人” 

22.09.2016  22:39

【新视点】开栏语

  2016的秋风悄然吹起,新学期翩翩而至。就在此刻,【新视点】栏目也闪亮登场啦!
  从《建设者》,到《团队之光》,再到《华园桃李》,我们一路走来,每一个栏目都在你的关注和支持下得以绽放。它们的内容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它们的观察视角是立体而全方位的,它们挖掘并展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诸多美好,用正能量给予师生们震撼与激励。
  为了更好地彰显华园的科学精神与文化风貌,提升栏目的集聚力和影响力,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建设者》、《团队之光》和《华园桃李》三个栏目整合为一,以【新视点】呈现给大家。我们将以满腔情怀,用镜头、用笔头、用指头,继续抒写那一张张灵动鲜活的面孔,讲述一段段志存高远的故事,将这座有着深厚底蕴的学府的精髓铭刻在字里行间和图片的瞬间中,与大家共同见证华南理工人的成长、智慧和魅力。
  【新视点】栏目每周一期,逢周四刊出,敬请持续关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角兽是神话里高贵的象征,人们常用“独角兽公司”来形容那些创办时间相对较短却拥有强大实力、活力和潜力的企业。去年底,在深圳举办的“与未来连接——寻找深圳下一只独角兽”评选活动中,一家由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创办的公司就被评为“最具独角兽潜质的创业企业”。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百米生活,由CEO邱彪、副总裁谭砚耘和梁新刚三位华南理工大学校友执掌,已发展为国内WiFi热点覆盖城市和项目合作企业最多的商业WiFi运营商。今年5月份,百米生活在新三板上市。

 

项目灵感源自生活体验

  2010年,蛰伏了两年的邱彪在深圳谋划起了二次创业。
  和十年前初次创业时相比,此时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期:一方面,传统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过去成片的商业蓝海早已变成了红海,甚至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死海”;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给新兴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可能,物联网、大数据、移动终端技术……每一项新技术的背后,都是潜在的数以万亿的大市场。

百米生活召开新三板挂牌新闻发布会

  就在考虑创业方向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孩子有些感冒,邱彪急着给孩子买药,可他不清楚附近哪里有药店,转了好久才找到。这时候他想,是否可以有一个网站,无论你在哪里,它都可以告诉你附近有什么商业服务?
  针对这个想法进行打磨完善,邱彪找到了二次创业的切入点,成立了深圳市百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后来又吸引了谭砚耘、梁新刚先后加入,让公司如虎添翼。公司从社区电商起步,通过铺设商业WiFi来连接人与服务,以物联网技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搭建起了线下消费场景内连接人与服务的物联网平台。
  公司成立之初,国内大概有7000多个同业竞争品牌,坚持、突围、壮大,百米生活依靠创新一路走的自信从容。截至上市之时,百米生活已经在全国315个城市开展项目,合作商户达到27万家,WiFi热点数突破31万,成为国内最大的商业WiFi运营商。根据第三方报告显示,2015年底公司就已占据了同行业37%的市场,预计将在今年底接近50%。

 

校友之间没有信任壁垒

  一个长于战略,一个互联网行业经验丰富,一个管理执行能力强,邱彪、谭砚耘、梁新刚三人互相搭配,优势互补。而促使他们走到一起的,除了同样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那份熟稔,都有着丰富的创业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邱彪(上)、谭砚耘(左下)、梁新刚(右下)

  谭砚耘是三个人里面的大师兄,1998年从华南理工毕业,进入深圳一家设计院工作。
  “设计院的工作按部就班,比较稳定,但是我总感觉是外力推动,内心那种激情无处释放”,一年后,谭砚耘听从内心“不安分”地下了海。他先后供职于TOTHETOP投资、华易品牌策划,创办Chance创思,擅长软件项目开发、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在邱彪成立百米生活时,谭砚耘虽没有立即加盟,但在商业思路与技术攻关上助益良多。2013年9月,他正式选择来到了百米生活。
  晚一年毕业的邱彪,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是深圳的一家国企。当时为了追求稳定而入职,偏偏遇到了“不稳定”的打击——几个月后,企业改制,计划好的未来一下子扑朔迷离。思来想去,邱彪心一横:反正不稳定了,干脆自己创业。
  对一个刚刚毕业没多久的外地大学生,没钱、没资历、没人脉,创业可谓是难中之难的选择,然而邱彪偏向虎山行。“没有钱,但我有使不完的精力;没资历,但我有一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没人脉,但深圳有数不清的华南理工人”,经过调研,邱彪选择了建筑物检测鉴定这一行业——一方面,这个行业启动资金少,另一方面正好发挥邱彪的专业特长。
  说干就干,邱彪花两万块买了辆二手汽车,每天起早贪黑,到处发广告、拉业务、做鉴定,一年就跑了11万公里的路。生活总是慷慨于勤奋的人,几年后,邱彪奋斗出了一番天地,公司的业务已经在深圳做到了行业的60%-80%。
  梁新刚是三人团队里最晚加入的师弟,但工作和创业经历同样丰富:2000年从华南理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毕业,先后在尚品宅配、易观国际和华为公司工作,期间还在北京大学攻读了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从他的履历不难看出,这也是一个永不满足于现状、从不停止自己奋斗脚步的人。
  “艺多不压身,勤奋一些、多学一些东西没有坏处。我虽然毕业后没有马上创业,但现在回头去看,我毕业后的每一天都在为创业打基础”,随着不断积累经验,梁新刚感觉到时机成熟,于是从华为辞职,做起了深圳市最早的一家关于手机电子站牌的创业项目。
  “一开始做得挺顺利,很多乘客在等公交车时使用了我的软件,但我发现乘客上车之后就关掉了软件,缺少一些粘性。”经过思考,梁新刚决定在公交车上安装wifi,给乘客提供延伸服务,同时寻找盈利点。
  “你们都在做wifi,一个做车载的,一个做商铺的,干嘛不联合起来一起做呢?”一个偶然的场合,有米科技总裁李展铿校友的一句话给梁新刚一个提醒。很快,梁新刚与邱彪见面。“校友之间没有信任壁垒”,邱彪说,双方一拍即合。
  至此,三个创业道路上的“华南理工合伙人”殊途同归,“百米生活”也逐步跨入新的时代。

 

母校赋予创业基因  

  谭砚耘、邱彪、梁新刚,三个人都在华园度过了宝贵的四年。四年里,他们汲取知识、锻炼技能,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完成学业、规划未来。在这里,华园培养了他们,赋予了他们共同的创业基因:务实的品格、宽阔的视野、创新的执着。

共同讨论业务

  1994年,谭砚耘入读华南理工大学工民建专业,创业的种子正是在那段时间开始埋下。“母校包容性强,给了我们充分学习和发挥的舞台,比如我们在校期间就有大量的机会去一线实习,这样找工作后适应起来特别快”,谭砚耘回忆。热爱计算机技术的他,当时一方面组织创办学生社团——CAD协会,和同学一起磨砺自己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关注着宿舍的其他同学——他们参加创办创思工作室,给一些报刊杂志写技术分析文章赚取稿费,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商业上的东西。敏锐的谭砚耘隐隐意识到,这里面似乎蕴含着某种机遇。实际上,他后来创办的Chance创思正是由创思工作室脱胎而来。
  就在谭砚耘不断提升技术的同时,一年后,邱彪从山东也来到这里。在无限可能的华园里,他同样尽情地汲取知识的养分,还加入系学生会,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锻炼着自己的组织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他当时的辅导员陈永强看来,邱彪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令人意外:“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特质,一个是热情和开朗,主动去接触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另一个是韧性和毅力,学习专注,参加实践锻炼也非常投入,能沉下心来做很多事情。”
  四年里,充分挖掘身上的潜力,不断突破自己的天花板,这是梁新刚和两位师兄的共同点。梁新刚1996年从新疆考入华工,上进的他在师生的眼里是个大忙人:忙着学习拿奖学金,忙着参加学生会,忙着去广交会开阔眼界,忙着参加老师的研究团队,还忙着创建笃行剧社……“工科男的特征,就是踏踏实实做事情,不断积累自己的能力,每一天都为未来打基础”,梁新刚的华园四年,过得一样充实而有意义。
  如今,三人也常常回到母校,或者捐资助学,或者招聘英才。对于师弟师妹,他们有着相同的评价: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社会认可。
  深圳声牙科技公司的创始人、2012级软件学院的邓佳鸣校友,就获得了三位师兄很高的评价。由于声牙科技发展迅速,初期的办公场地很快变得狭小拥挤,却又缺少资金租房,邱彪三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腾出一层办公楼,免费邀请邓佳鸣入驻,还和声牙科技进行了技术合作。邱彪说:“佳鸣聪明年轻,不怕挫折,最难得的是技术能力强,他遇到困难,做师兄的有责任帮他一把。”
  看来,创业路上的华南理工力量,还在不断聚集,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新视点》第3期团队
文 字:卢庆雷
图 片:刘涛 受访者提供
编 审:柯 宁 孙宏志
总策划:王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