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头版】惠阳:“对表”行事 考核“捆绑”问责

20.09.2015  16:47
惠阳区今年围绕“24张工作推进表”,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个性化、捆绑式的方式,试水“表格绩效考核”改革。

制图:贺婧宜

   ●南方日报记者 张昕

  通讯员 林锦成 尹健聪

  今年6月,在惠州市基层乡镇任职的王金斌被抽调到惠阳区政府绩效考核办公室(下称“绩效办”)工作。与其同往的,还有来自惠阳其他单位的多名年轻干部。

  走上新岗位一周,“绩效办”这个在大家眼中“年底才有大任务”的部门,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每天“填表、推表、对表”,根本停不下来……

  “考核者”的工作量直线上升,作为“被考核者”的惠阳区9个镇办和相关职能部门,也迎来了一场工作方式的重大变革。

  为改变过去“泛泛而考”、罕有量化的政府绩效考核方式,惠阳区今年围绕“24张工作推进表”,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个性化、捆绑式的方式,试水“表格绩效考核”改革。

   破题泛泛而考:拎出具体项目 个性化定制考核

  “今年惠阳区政府要推行依‘表’行事!

  3月召开的惠阳区“两会”上,一个全新的名词“表格绩效考核”首次走进了当地干部的视线。惠阳区今年列入省市重点项目18宗,安排区重点建设项目39宗,各镇办重点推进项目26宗,这批项目成了惠阳实现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要发展,自然就要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式难题。

  “客观地讲,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有些干部的思想意识、工作作风,满足不了当前发展需要。不改革则意味着不发展。”惠阳区委书记刘小军说,围绕项目落实,把政府绩效考核方式进行个性化、表格化改革,是新常态下提效率、抓落实的一种新尝试。

  5月27日,惠阳区委、区政府联合发布了《2015年惠阳区经济发展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将今年该区主要工作编制成了24张工作推进表。

  与以往不同,作为绩效考核的“24张表”,内容只“”出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等4项关系经济发展的项目,一改过去几十项涵盖经济、社会“大而全”的“泛泛而考”。

  没了“一刀切”,9个镇办和相关职能部门都领到了一份贴有自己个性化标签的“24张表”,表中的工作任务也即考核内容,每一格都对应具体的任务、时间和责任人。

南方日报头版截图

   以问题为导向:“捆绑”考核祛推诿“天天对表”解难题

  “表格数字化、动态化,项目进展都体现在表格里,实质上是一张工作推进表。”惠阳区区长胡斯平说,表格内容有变化说明项目在推进;表格填不下去,或所填内容对不上时间,则说明有问题。

  笔者在秋长街道的“24张表”中看到,表格明确了每件工作、项目的办结时间及具体办理事项的时间节点,细化到每一步,都须按格子进度填表。要是某一格无法继续填写,则要填写问题说明、解决办法。

  有意思的是,为杜绝镇办或职能部门以“单兵作战”为借口,出现“扯皮推诿”,每份表单的“格子”内容,都将各镇办与职能部门的“填表”内容进行了“捆绑”。

  换言之,表中某一格任务,并非某一镇办或职能部门的事,出现问题时需要双方甚至多方联手解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以秋长街道一处防疫病站建设为例:“捆绑”考核之前该站由区代建局负责,但因村民和环评障碍停滞了半年。今年列入“24张表”后,因同时“捆绑”了街道和区环保局,一周之内便解决了问题。

  来自惠阳区绩效办的统计,自实行“24张表”考核以来,两个多月里发现了50多项“填不下去”的问题,部分还是历史遗留的“老大难”,如今大多数都得到解决,少数则按照“推表”的时间节点推进。

  由于每份“24张表”涉及内容较多,各镇办、职能部门几乎每天都在“填表”、“推表”,而对于惠阳区绩效办而言,相比过去只需做好“年底一报”的轻松,如今却是“天天对表”监督的忙碌。

  试行两个多月,在惠阳区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看来,“24张表”最直接的改革成效,不止是行政效率的提升,更多的是谋事务实的作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