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我省将开展登革热科技攻关

15.10.2014  13:19

  南方日报讯 (记者/曹斯 实习生/吴瞬 通讯员/叶青)10月14日,省科技厅召开“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联防联控科技攻关专家座谈会”。笔者从会上获悉,广东计划设立登革热联防联控科技攻关专项,重点从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监测预警、检测疫苗和预防治疗以及中医药防治等方面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伊蚊卵可耐旱有水就复活

  广东省疾控中心、中山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疾控中心、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等单位的专家分析研究了当前我省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江丽芳教授认为,登革热防控救治面临的挑战包括,一是没有特效药,二是疫苗研究前景不明朗,三是重症登革热致病与免疫机制不明。目前应对的唯一途径只是防蚊灭蚊。江丽芳建议,进行广东省登革热病原生态学研究,包括病原学特征,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携带病毒的传染源、传播媒介种群、动物宿主的分布特点及传播规律,以最终阐明广东地区登革热的流行形式;与此同时,进行重症登革热发病机制研究。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防控技术的研究重点要从登革热病毒的传播效应、风险因素以及传播媒介的可持续控制入手,找准登革热疫情防控的科技需求。同时,对于登革热患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方案也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形成一整套的诊断、治疗标准。

  专家表示,目前担心的是登革热病毒是否产生变异以及伊蚊是否产生抗药性。此外,白纹伊蚊卵可耐旱、有水就能复活,专家特别提醒大众要反复开展清积水行动。

  中医药对缩短发热时间效果明显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表示,中医药防治登革热优势显著。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该院专家就参加了海南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防治工作。2009年,该院即开展了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登革热辨证论治经验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并初步制定了中医药防治登革热的方案。

  “针对2014年暴发的广东省登革热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广东省中医院在原来制定的登革热防治方案基础上,专门邀请了全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来院重新论证,制定了一套新的登革热防治方案。”张忠德说,截至10月15日,广东省中医院已收治登革热病例1600余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100%,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他表示,临床观察发现,本次登革热发病迅速,但多数轻症患者单纯采用中医药治疗即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康复,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效果较好。“临床表明,中医药对减轻患者头痛、肌肉痛、疲倦、纳呆等症状,缩短发热时间方面具有明显效果。针对2014年登革热重症发病率高的特点,广东省中医院正在开展中西医结合降低登革热重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证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