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肇始于进步思想的开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先进思想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的反映,是本民族文化及其精神的时代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两个结合”强调了新思想生成的实践逻辑和理论认同的文化逻辑,新思想的诞生体现了理论的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而其个性和特殊性的符号化表征则是新时代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它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内在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他之所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与其成长环境、工作经历和个人爱好是密不可分的。他在博览群书中感受到文化的无穷魅力,在分析比较中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观念、高尚的精神活动、科学的理性思维、璀璨的文化成果以及优质的文化基因等,其核心内容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可见,“爱”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逻辑起点,由此演绎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诸如“天人合一”“和光同尘”“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等,都是这些关系的经典表述。不过,在封建专制社会条件下,处理好这些关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而是以“和谐”和“稳定”来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社会地位,为了稳定,主观上回避一切社会矛盾,甚至希望回到“小国寡民”之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爱”的思想,那就是爱人民、爱党、爱国家、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贯穿始终,使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这三大目标紧密相连。这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运动的人民性”思想的传承,又是对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的转化与创新。有什么样的价值立场就会有什么样的理论立场,价值立场的先进性决定了理论立场的科学性,因此,唯物史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中华文化精髓是理论基点
中华文化精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三个维度。这三种文化有着共同的建构主体、共同的民族根基、共同的发展平台,因而成为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性文化不仅是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而且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三种文化作为其底色和认识论依据,很好地把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廉洁自律的道德观念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运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来彰显新时代的价值目标、制度优势、战略部署,进而在实践中增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自信心和执行力。如“总任务”“总目标”“总体布局”“总要求”“全面”“全体”“全党”“统筹”等表述,具有鲜明的整体性思维特征;“最本质特征”“主要矛盾”“分两步走”“战略布局”“双循环”等概念,具有显著的辩证思维特点;“最大优势”“小康社会”“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话语,具有先进的价值取向和制度保障等特点。如果说“十个明确”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论维度,那么“十四个坚持”就是其方法论维度。新思想要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就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安邦的历史智慧,就必须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就必须倡导只争朝夕、锐意创新、甘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伟大建党精神赓续发展的理论结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伟大建党精神赓续发展的理论结晶。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是其先驱们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传承了伟大建党精神,并形成了以之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许多新理论和新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理论和实践主题就是要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十个明确”分别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总任务总目标、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法治保障、经济保障、军队国防保障、外交保障、政治保障等方面进行了阐发。它是对新时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新探索的最新成果;它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开拓精神开展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的理论总结;它是中国共产党不负人民的坚强意志和担当秉性的时代写照。尽管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要解决的问题交织叠加,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优秀品质始终没有变,拼搏精神与日俱增。
伟大中国精神发扬光大的时代硕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伟大中国精神发扬光大的时代硕果。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中国精神的实质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中国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和伟大时代精神的具体展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有所不同,它总是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相互耦合中赋予其新的文化元素和价值内核。从此种意义上看,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能够实现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能够推进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得力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觉醒和精神自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奋斗、创造活动的必然产物,又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时代凝结,更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理论引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伟大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理论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推进理论创新的可贵品质。“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人民之梦,圆梦需要精神支撑和思想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动力和路径选择。“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是推动时代前行的强大力量。
( 作者张谨,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KS14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