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昭通来到东莞 他们梦想在此启航
近日,来自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东莞汽校”)学生马冲写给学校的一封感谢信感动了很多人,他在信中饱含深情地写道“如果不是东莞,如果没有东莞汽校,我现在就是某个车间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很难看到未来之光……”
▲马冲参加东莞市技能大赛后留影
马冲是东莞汽校响应国家号召,对口扶贫云南昭通招收的第一届云南学生之一,为了能让马冲和同样来自云南昭通的学生在东莞启航梦想,改变人生,该校从2017年招收第一届云南昭通学子以来,从入学到就业,从德育活动到技能教学,从校内生活到企业实习,出台多项举措,学校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及就业的问题,并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社会目标。
还有340名“马冲”在汽校
马冲的家庭并不富裕,家中还有读书的弟弟,务农的父母负担两个孩子读书,生活举步维艰。“很幸运,我知道了东莞汽校招生的消息,就报名了。”就这样,2017年9月,马冲来到了东莞汽校。
▲云南学生邓正超参加维修技能展示
事实上,在汽校,和马冲一样来自昭通的还有340人,得益于国家政策而来到东莞。东莞汽校副校长刘梅榕介绍,扶贫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东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东莞·昭通扶贫协作规划(2016—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做好我市对口帮扶云南省昭通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立足于新生,隔断贫困,启动扶志扶智行动,采取“0+3”模式,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协作,也就是招收昭通户籍初中毕业生,特别是贫困生,毕业后推荐在莞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东莞市各职校积极响应政策,于2017年招收学生共1500多名,2018年招收学生共1600多名,2019年招收学生共2100多名。其中,东莞汽校从2017年起,每年计划招收昭通户籍初中毕业生100名;而三年实际共招341名。其中2017年超额招收至117人。
研学实践增感情 助力融入新环境
昭通的气候四季如春,饮食也偏辣,而东莞属于亚热带气候,饮食清淡且偏甜。马冲初来时便被气候和饮食难住了,“刚来很不适应,很想打退堂鼓回去。”此外还有语言的障碍,“在老家,我们说云南话,普通话不好,说快一点就跟不上。”事实上,这并不是马冲一个人的问题,和他来自昭通的另外116名学生也或多或少遇到这样的问题。
刘榕梅分析,因为两个城市的气候及文化差异,导致部分昭通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突出,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同时,他们远离父母,甚至部分学生本来就是留守儿童,情感缺失,思想波动大,特别在入学之初,易辍学,情绪焦虑,此外,东莞市政府虽然已免学杂费及补贴了交通费,但学生的生活费依然存在问题。
基于此,学校制定了助力学生融入新环境的举措。首先,解燃眉之急,一边帮助学生解决生活费问题,倡导校企合作,企业及一些社会组织机构为孩子们筹集校服并在食堂增加辣味的饭菜;一边在学校周边洽谈企业,为孩子们谋求勤工俭学的机会,解决生活难题。其次,从文化融合视角,为云南籍学生连续三年举办研学活动,带领他们走进东莞的人文历史圣地,开展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寮步汽车产业,增加学生感性认知;借助东莞“新旧八景”,走进袁崇焕纪念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既让学生了解东莞的历史,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在学校多管齐下的举措下,马冲和同学们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不仅普通话水平提高了,连思维格局也打开了,“没有走出来前,看不到城市的差距,走出来后才知道世界有多大,自己有多渺小,越发明白了要努力学习知识。”马冲说。
产教融合强技能 引领学习新本事
来到东莞的核心任务是学一门汽车技术。因为从没接触过汽车,马冲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他常与同学讨论学习问题,并利用课余的时间,向老师请教。此外,通过学校“技能活动周”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技能学习带来的快乐,加深对技能的认识。
马冲和同学们很快适应了学习节奏,并在专业课上凸显优势,他和同级蔡周武同学分别被选拔进了技能大赛,在比赛中,获得全市8A发动机拆装竞赛小组第一名。蔡周武也在校级“安全检测”项目中获得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老师、马冲和同学们的努力外,学校“三式五化”教学管理模式是他们获得成功的根本保障。教学副校长王远明介绍,教学模式是以“立体式、链盘式、螺旋式”的教学管理,以项目教学为轴心,按定岗定能的方式促进师资培训和学生培养。设定项目教学组,配备项目师资,形成流水线式的技能培养链盘,并通过技能水平螺旋上升,项目考核,最终实现综合职业能力达成的目标。
“好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学生走进技能、喜欢技能到最后爱上技能,包括马冲、蔡周武、吴华军在内的很多云南籍学生都表现优秀,在省市文明风采竞赛、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奖项。”刘梅榕说。
就业深造提品质 助推启航新梦想
马冲这个学期进入了毕业前的实习阶段,进入学校校企合作的企业实习,尽管是实习,马冲每个月还能领到1000多元的实习补贴,“钱虽然不多,但足够我开销,因为吃住企业已经替我们解决了,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能将我三年所学的知识应用起来,跟着师傅了解市场最新技术,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提升。”马冲很感恩东莞汽校,他感慨,如果不是东莞汽校,没有技能这条路的,“想都不敢想自己会成为一个靠专业技能吃饭人。”
对于未来,马冲已经有了规划,毕业后边工作,边考证,最终目标是自考大专甚至本科,“我现在是汽车维修中技工,毕业后我想考一个高技工的证,这样待遇会高一些,便有能力自己负担自己考大学的费用了。”马冲说,在来到东莞汽校前,无法想象可以靠自己读大学,汽校三年的学习时光,不仅没有给父母增加经济负担,自己还学习到了技能,现在家里经济条件也慢慢好起来了,“发自内心地感谢国家好政策,感谢东莞汽校,希望以后自己能做一个发光发热的人,为母校争光。”
▲蔡周武参加学校篮球比赛
和马冲一样对自己未来有规划的蔡周武,在学校的帮助下进入了比亚迪总部实习,实习补贴有三千到五千元,除了自己日常开销,他还会给家里寄钱,“未来想靠自己的能力改善家里经济,感谢东莞汽校,在这里我的梦想有了机会启航!希望高二高三的学弟学妹们,珍惜三年的汽校时光。”
全媒体记者 覃凤春/文
学校供图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