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晃十几二十次 台湾人怎么对付地震
最近几天,台湾小震不断,其中仅16日一天时间,各地接连发生的地震竟达20次,台北市区都有明显震感。到了17日凌晨1点多,台南近海地震带来的一阵天摇地动又把许多民众从睡梦中晃醒……
一位曾采访过汶川地震的大陆记者这样描述他赴台后的经历:2015年4月刚到台湾就发生了地震,而且还是三连震,duang!duang!duang!……当时突然间感到一阵眩晕,房顶上的灯开始摇晃,没过多久,墙壁竟传来吱吱的声音,就在思考到底是冲下楼还是躲厕所墙角的功夫,三连震已经悄然过去。事后和驻台媒体朋友一聊,他们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淡淡说:习惯就好。
确实,由于地处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边界地区,台湾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地震多发区。所以台湾民众对地震早已是“习惯就好”。不过台湾的大地震也有不少,其中1999年发生的里氏7.6级的9·21南投大地震就成为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
地震造成2400多人死亡、逾万人受伤、近11万户房屋全倒或半倒。受灾人口250万,灾民32万,财产损失92亿美元,同时还造成台湾全岛的大停电和停课。
9·21地震之后,全台掀起一股防震抗震的热潮。
2000年台立法机构通过《灾害防救法》,并在此后的十余年中多次修订,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灾害防救工作。
2000年台湾行政部门出台了《建筑物实施抗震能力评估及加固方案》。
2003年台内政部门的建筑研究所与台湾建筑中心公布了“耐震标章认证制度”。通过第三方监督来强化建筑的施工标准。
在制度性的反省以外,台湾人在震后的重建工作也考虑得很长远。台中市雾峰区的光复国中,在9·21地震中受灾严重,教学楼坍塌、变形,地皮隆起、断裂。台湾人没有急着把废墟推倒了重建,而是把受灾建筑加固、围建起来,作为地震知识普及的活教材,建成了有名的“9·21地震教育园区”。
在“9·21”大地震中,全台湾有1546所学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毁损,其中多数分布在乡下的293所严重毁损。2000年,台湾关注教育的一些民间团体提出,将校园的硬件设施按照先前的模样重新做起来没有意思,应在校园的设计与规划里注入文化感、现代感,让校园重建与教育改革一同进行。他们的建议被教育部采纳,被称“新校园运动”。此后,许多优秀的建筑师纷纷报名。在震后至2002年的三年多时间里,“新校园运动”创造出四十多所抗震性能更好且各具特色的新校园。
“9·21”大地震前,台湾的地震知识仅在中小学“地球科学课程”中有所介绍,防范知识也只有在“军训课程教材”中出现。但在震后,专门的地震与防灾课程与实战演练逐渐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上,公众也能不断通过大众媒体获得自救知识,比如台湾的气象局网站,除了每日天气预报、大气情况观测之外,还设置了“地震记录”、“地震百问”等科普栏目,资料非常细致实用,他们还准备了纸质的地震宣导材料,民众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免费索取,十分方便。
另外,有关单位还为学龄前儿童制作了特别版的气象局儿童网,以可爱的卡通配图,带拼音的文字,给儿童普及地震知识。
受到“9·21”大地震的冲击,台湾建筑物结构耐震安全问题浮上台面。有鉴于此,台湾“内政部”建筑研究所与台湾建筑中心于2003年公布了“耐震标章认证制度”。“耐震标章”审查包括设计与施工两阶段,只有通过全程监督和层层审查者才可获得“耐震标章”。为了能获得购房者的青睐,台湾开发商往往会以获得“耐震标章”为行销广告,获此标章的建筑物在结构安全上相对更完善,市场价值也更高。
“夺命的是建筑物。除住宅该重视耐震设计外,出入人数众多的公共领域更需要注重施工质量与地震安全规划,如公共工程、老旧校区改建等率先响应‘耐震标章’等制度,是最容易起步的方式。”台湾建筑业人士这样总结。
此外,预测地震是世界性难题,台湾的早期警报系统和地震速报技术也一直在不断突破、进步。2008年,台湾中央气象局启用新的地震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将规模大于四级以上的地震在35秒内速报,较1999年快67秒。2009年底,台湾气象部门称,已完成“地震实时预警系统”,地震发生时,防灾单位、台铁、捷运、医院、高科技产业等,将有“黄金20秒”应变时间。
让他针对近日台湾的地震频发,台湾经济部门16日当晚也在脸书发文告知,如果想知道自家是否位于断层带上,现在可以直接上网查询。民众可从最新公布的“2012年版台湾活动断层分布图”,在网上直接查询,甚至深入了解历年的地震和观测资料。此外,查询系统还提供定位服务,用户可直接查询自己家是否在断层带上吗,从图中也可以看见第一类及第二类断层的分布。
政府制度、民间组织、全民科普,成为台湾防震抗震的三大法宝。正如台湾民众所说的,地震是他们的“宿命”,他们不能选择会发生什么,但可以选择如何坚强面对。(新华网台湾频道综合 图文来源:“今日海峡”公众号、凤凰周刊、海峡导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