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亮相,80后青年演员挑大梁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然而在不少年轻人的印象里,这个形象始终是很模糊的。
为了让这个革命先驱的形象鲜明起来,上海歌剧院创排了歌剧《晨钟》,聚焦其为共产主义慷慨赴死的革命精神。剧名来自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的撰文《<晨钟>之使命》,喻示他作为一名“铸钟者”,最终以生命撞响了黎明的“晨钟”。
5月18日晚,歌剧《晨钟》率先以双钢琴伴奏音乐会版的形式,亮相上海大剧院。
有历史人物,也有虚构角色
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作家、编剧姚远受邀为《晨钟》编剧,年过七十的他第一次写歌剧,心情很是忐忑。
“李大钊的故事很难搬上戏剧舞台。1993年我写过一个话剧版《李大钊》,当年觉得搬上话剧舞台就是很大的挑战,现在又要变成歌剧,有相当的难度。”
歌剧的故事从李大钊从日本回国后开始,直至他慷慨赴死从容就义,中间经历了五四运动、二七大罢工等事件。如果说话剧是政论体,对历史和人物做了政论性、思辨性的探讨,歌剧便是史诗性路线,是历史性、真实性、浪漫诗情的结合。
歌剧《晨钟》是在话剧《李大钊》基础上打磨出来的成果。剧中既有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有虚构的戏剧角色,他们是百年前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立场的民众代表。
李大钊、陈独秀是共产主义救国的坚定拥护者;章士钊、白坚武、柳湘鸿是同忧天下、却踏上不同救国之路的有志之士;琴君代表着努力挣脱封建家庭、向往文明自由的新女性,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是持家相夫的传统女性;宇剑代表勇于担当与牺牲的进步青年;张作霖则是武力强权的乱世军阀。
“话剧擅长讲故事,歌剧更善于抒情,戏剧线索不宜过多,所以我对原剧人物做了删减,留下来的人物有着不同的身份、性格、立场,通过他们可以折射出那个年代,不同青年面对混沌现状、未知将来的不同态度、选择和作为。”
一曲咏叹调“我心中嘹亮的号角——共产主义”,唱出了李大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有味道,听得懂,有观众这样评价《晨钟》的音乐。
作曲许舒亚说,《晨钟》的剧本和大多数歌剧不同,没有以故事性的情节冲突体现戏剧性,而是通过不同人物所处的不同境遇、持有的不同见解制造冲突,这种冲突也不像大多数歌剧那样简单,而是更复杂,“所以我需要做的,就是用音乐来描绘这些人物的特性,体现他们之间的思想冲突。”
80后青年演员挑大梁
值得一提的是,《晨钟》里的9个主要角色,几乎都由上海歌剧院的80后青年演员担纲。
饰演李大钊的男高音于浩磊说,“这部歌剧里的人物和我们一样,正处青春年华。我们从剧本和唱词里感受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同样是青年,我们对中华的复兴富强应该更有自觉的奉献意识。”
饰演琴君的女高音徐晓英则说,“我这个角色是虚构的,但她是百年前千万个向往自由的新女性代表。相对许多中外经典歌剧的角色,原创剧目没有前辈的表演可以参考,更需要自己去揣摩。”
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范建萍表示,启用年轻一代歌唱家,就是希望通过当代青年与百年前青年的对话,让更多新时代青年接近历史、了解历史,“李大钊为何当年敲响‘晨钟’,呼吁‘青春中华之创造’,恰恰因为青年是希望、是力量。”
歌剧的创作通常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打磨过程,《晨钟》音乐会版亮相第二天,上海歌剧院便安排了专题研讨会,邀请各路专家前来会诊,收集反馈和意见。
“这次演出只是一个雏形,有一些衔接的段落还没出来。双钢琴伴奏会减弱音乐戏剧性,舞美布景、灯光设计、舞台动作、走位调度的缺位,也会影响演员对戏剧、对人物的理解、演绎。作为指挥,我当然会通过音乐处理引导他们贴近自己的人物,是粗鲁的还是儒雅的,犹豫不定的还是果敢坚定的。”指挥张国勇说。
11月2日,重新打磨过的舞台版《晨钟》将在上海大剧院再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