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写扶贫故事 架起莞韶爱心桥
村委会旧楼翻新改造为党群服务中心,二层的公共服务中心落成,供孤寡老人居住的幸福楼投用,贫困户用上了自来水……南城街道派驻韶关南雄里仁村第一书记李凌的微信朋友圈,记录了他的驻村“宅男”生活,也记录了里仁村脱贫奔康路上每一个值得纪念的瞬间。
李凌坚持在朋友圈记录驻村工作的酸甜苦辣和感悟,很多小故事都有贫困户的身影,透过这一个小窗口,朋友们得以了解扶贫工作的艰辛,也了解了贫困村的落后和贫困户的困难,捐资赠物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纷至沓来,从给村里捐建幸福楼,到为贫困户捐电器家具,朋友圈架起一座座莞韶“爱心桥”。
李凌笑称,这一为村为民谋幸福的朋友圈“化缘路”还将继续走下去。
▲企业捐助“幸福楼”建设
朋友圈里的“化缘路”
翻开李凌的朋友圈,10条里有8条都是里仁村的人和事。
“来了就是里仁人。”这是李凌刚驻村时在朋友圈写下的一句话,也是他对里仁村干部群众的承诺:“我既然来了,要在谋划好村的整体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当好桥梁,真心实意争取各方社会资源,打通联系爱心人士和贫困户的”最后一公里。”
李凌的朋友圈里,能看到村里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也能看到贫困户一个个现实困难迎刃而解——
“继8月组织爱心善款四千多元,为村里唯一一户瓦顶贫困户老李更换琉璃瓦,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漏水问题后,今天我又带着东莞兄弟的嘱托,为贫困户、孤寡老人老钟送上40寸电视机和爱心捐款,消灭了清单上‘唯一’没有电视机的一户。”
“为村内孤寡老人建设的‘幸福楼’,由宏远集团投资38万元建设体,我的好兄弟彬捐资4.2万元建设配套庭院,老领导老大哥陈生多次询问进度和困难,并牵线搭桥促成东莞知名企业东宝床垫有限公司捐赠床垫6套,千里迢迢运送到村,南城街道办公室干部职工捐赠全套家具,各项捐赠折价达45万元。”
原来,刚到里仁村的李凌在走访贫困户时,敏锐的发现了村里和贫苦户的诸多困难。“驻村以来,最让我揪心牵挂的是贫困户老李一家,夫妻俩年迈多病,房子是村里唯一旧式瓦顶,年久失修,漏水严重,又不符合危房改造政策。”他将所见所闻记录发布于朋友圈,很快会收到天南地北各方朋友关注,主动支持扶贫事业。
这坚定了李凌“以情动人,坚持写好微信朋友圈“的决心,通过朋友圈把东莞爱心资源和村里的济困需求结合起来,架起一座连接莞韶的“爱心桥”。
▲困扰贫困户多年的房屋漏水大难题终于解决了
“李书记是真心为我们村”
在李凌的朋友圈里,记者也看到李凌常常自己掏腰包帮助贫苦户,比如为村里唯一一户瓦顶贫困户更换琉璃瓦时,他就带头捐了一千,还有朋友圈里那些“看到大雨想到老李家的瓦顶是否漏水,看到书籍想起是否适合贫困户李大哥家的小妹妹、老钟家的小哥哥。”对贫困户的牵挂,也感动了一众圈友。
李凌的“化缘路”还延伸到线下,“无论茶聚、餐聚、电话聚等任何形式的交谈,都很快会进入‘我村里有些贫苦户/有些发展项目,您可不可以彰显大爱支持一下’的主题。”
李凌常和朋友们说,大家吃少一顿饭、喝少一瓶酒省下的钱,可以帮助贫困户配上一台电视机或沙发,十分有意义,各界朋友在他的感召下纷纷献出爱心。
李凌驻村一年三个月来,里仁村共募集到以东莞为主的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捐赠资金折价近50万元,实施村集体幸福楼项目1个,实施贫困户更换瓦顶、修建厕所、厨房,捐赠药品、电视机、沙发等爱心项目13个。
李凌的真心、真情和真干,也感动了里仁上下,很快成了村民的“自己人”。
去年5月,李凌刚到村里,组织开展扶贫小额贷款工作时,没有一个贫困户参与。去年11月,新一轮的扶贫小额贷款工作中,6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都报了名。
▲ 李凌(左)到贫困户家里走访
“李书记是真心为我们村。”村民们都说。
“村民李哥加杀了鸡,知道我每天晚上都在村委会值班走不开,特地给我送来一份。”李凌今年3月的一条朋友圈,是他在村里的“常态”,村民知道他一个人住、自己做饭,家里杀了鸡、来了客人都喜欢叫上他参加,时不时给他送来新鲜的青菜、刚采摘的果子等。
扶贫手记:
五大民生工程蓝图落地
▲李凌镜头里的美丽里仁村村居环境
忘不了5月10日报到当天,当我来到里仁村,站在破败的村委会二层小楼前,整个人几乎懵了。村委会是一栋30多年的两层小楼,墙壁斑驳脱落,下雨天漏水,村民来办事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村里的卫生站、养老中心和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也较为落后,管护水平低下。
到村的当晚,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里仁村落后的面貌。
经过全面的走访、调查、听取意见,我提出把2019年定为里仁村“基础建设年”的建议,随后在党员大会上正式上升为党组织的重大决策。
说干就干,南城街道筹措资金投入130余万元,以村委会建设为突破口,全面组织实施五大民生工程——将村委会旧楼翻新改造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一栋二层的公共服务中心;新建一栋供孤寡老人居住的幸福楼;将村委会旁边的臭水塘升级改造为池畔小公园;实施贫困户家居环境提升项目,全面解决贫困户饮水、住房安全方面的问题和短板。
为了把蓝图变成现实,去年下半年我除了外出开会和返莞探亲,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村里,甘心做一个宅在村里的“宅男”。哪怕是在村委会拆旧建新施工期间,面对没水、没电、没地方住的困境,我也坚持睡在工棚里。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从原来不懂建筑原理的“门外汉”,摇身一变当起了建筑工地上的“包工头”。去年10月,正值施工最紧张的时候,我在工地上意外摔断了右手,后来在晚上巡查工地时右脚又扎到钉子,但想想村里的事,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手上打着石膏,脚底一拐一拐的坚持在村里面,协调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深深的感动了村里的干部群众。
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短短四个多月时间里,五大民生工程在今年元旦前全部完工,完成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里仁村的整体面貌完成了从最差到最美的蜕变。
我的一片真心和辛勤付出,村里的党员和村民都看在眼里,短短几个月时间,大家就逐渐接纳了我这位外来的“第一书记”,谋划、推动和落实工作越来越高效顺畅,村里上下一条心共同促发展的局面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