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逆差552亿 专家:符合发展规律

22.07.2014  19:33
【导读】发展基础、扩大开放、政府引导,加强服务贸易可分“三步走”。叶檀:比如说我们中国发展硬件产业、发展信息产业或者是发展新兴产业,我们的核心技术都是进口的,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我们的服务贸易要上升确实是任重道远。

原标题: 6月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逆差552亿 专家:符合发展规律

   【导读】发展基础、扩大开放、政府引导,加强服务贸易可分“三步走”。《央广财经评论》解读最新数据:6月份我国国际服务贸易收入1180亿人民币,逆差比上月增长43亿。

  央广网财经北京7月2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我国是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国。长期以来,货物贸易顺差和服务贸易逆差形成鲜明的对比。国家外汇管理局昨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服务贸易收入1180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支出1732亿元人民币,逆差552亿元人民币,比5月逆差509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有所扩大。

  逆差上升必然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带来一定影响。这说明我国存在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等问题。因此,打好中国服务贸易攻坚战已刻不容缓。面对外贸增幅放缓,国家采取了更多针对性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支持服务贸易发展。不过,单就服务贸易的发展而言,需要更多顶层设计和改革举措。

  首先,要发展服务贸易,服务业的发展是基础。尤其是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支撑的服务业,比如物流、金融、保险、文化产业等。其次是要扩大服务业开放,使得服务业中,比较高端的跨国公司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因为如果没有外商对服务业投资的带动,国内服务业封闭式发展,时间会很漫长。第三,政府要通过规划的引导,让服务贸易得到必要的资源,以带动其发展。

  上映4周,中国内地市场累计为汽车人产出票房3.04亿美元,约合18.89亿人民币。创下了内地最高票房和最高观影人次双纪录,而且成为中国内地乃至北美以外单个地区历史上首部突破3亿美元票房的影片。这样的票房佳绩和影片当中的中国元素不无关系。由于和中国的电影公司合拍,影片在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取景,并起用多位中方演员。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获得巨额票房后的全球分账中,中方没有控股,没有绝对的话语权。电影产业作为服务贸易中一个鲜明的例子,凸显了当前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窘境。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财经作家叶檀认为,无论电影、旅游还是运输等服务贸易行业,我们和国际水平还有相当距离。

  叶檀:在电影或者文化在全球有话语权这还是很远的事情,我们现在根本还谈不到这个。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我们通常都是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你比如说服务贸易里头最明显的两大逆差,第一个是旅游,我们总觉得中国旅游业很发达,其实是最近这几年到境外游特别发达,所以它就表现为服务贸易逆差。那么另外一方面就是运输贸易这一块,我们觉得这个也不错,但是我们看中国远洋这些企业觉得它最近这几年的效益不好,而国外的马斯基大型的远洋运输企业它的情况要好得多。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上都是赚取的辛苦钱,而在其中从知识产权方面或者是高端的一些服务业方面赚取的是非常差的。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决定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我国服务业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滞后的服务业为服务贸易赤字进一步攀升埋下了隐忧。叶檀认为,经济的软实力主要是体现在服务贸易这个方面。她介绍了一组数据,说明打造“中国服务”已迫在眉睫。

  叶檀:比如说我们中国发展硬件产业、发展信息产业或者是发展新兴产业,我们的核心技术都是进口的,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我们的服务贸易要上升确实是任重道远。有一个数据可以证实这一点,中国的服务贸易跟全球的平均水准相比还是低于平均水准的,那么跟金砖国家相比也是低于金砖国家的,所以在这一块必须要迎头改造,我们说经济的硬实力体现在货物贸易上,但经济的软实力主要是体现在服务贸易这一方面。

  当前,全球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制造业领域向服务业领域转移,为此,应鼓励有实力、有能力的服务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服务贸易全球化布局?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今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服务贸易收入1180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支出1732亿元人民币,逆差552亿元人民币,比5月逆差509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有所扩大。为什么6月逆差扩大了?

  邢厚媛:应该说它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趋势,对服务贸易逆差扩大原因还是应该把视角更扩大一点。第一它是我们国家和全球其他国家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处于工业化中期或者中后期的国家,它一定是体现在货物贸易的大量出口,但同时一些专利技术相关的运输产业的进口会扩大,现阶段的服务贸易逆差应该是符合国际发展规律的。从我们国家来看,现阶段我们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但是实际上我们和在这个阶段里边主要还是服务业的外资也在增了,因为加快结构调整,我们产业政策的导向就已经发生了转变,服务业外资的迅速增加也体现了我们服务贸易统计上的逆差。

  另外还有季节性的问题,就是在前六个月出国旅游在迅速增加,因为我们的春节在这个时期。最后就是1到6月份我们的货物贸易是出现增长的,与货物贸易相关的一些服务,比如说远洋运输、保险也是会相关的增加。

   经济之声:您谈了三个方面的原因,我特别关注您谈到第一个,就是一个规律化的问题,您谈到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都是有这样的现象,但如果顺着规律,什么时候这个现象会缓解会消失?

  邢厚媛:我们看日本和德国,它们都是世界当之无愧的制造业大国,而且也是高端制造业大国。那么从这两个国家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要有一个比较漫长的服务贸易逆差的阶段,但是最近这些年随着这两个国家特别是日本,它的经济结构发展加快,国内的服务业产值的迅速提升,它的进口逆差,就是服务贸易逆差的现象就会逐渐的淡化一直到最后转为顺差。

   经济之声:那我们在补我们服务贸易短板的时候,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可能是人才的短板还有哪些短板需要我们去补?

  邢厚媛:第一是整体服务业的落后问题,因为服务贸易要想实现顺差,即出口要大于进口,服务业必须在国内有坚实的发展,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这方面,我们整个产业发展,特别是产业政策应该加强,尤其刚才谈到的像旅游业和运输业发展是滞后的,在这两个产业表现为一个逆差的核心,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中,我们的生产型服务业非常落后,在发达国家它的GDP当中70%是服务业,而在其中70%是生产型服务业,也就是生产型服务业是七七四十九占整个GDP的一半,我们在这个速度上是达不到的,我们的生产型服务业只占46%,而我们的服务业产值只占49%,所以你最多也就是占了1/4,这个1/4和1/2的差距是巨大的,所以要鼓励相关的产业发展,这也是个短板。

  第二是封闭的问题,刚才您也讲到我们虽然将世贸组织开放了很多的产业领域,但是在一些关键领域上的开放水平还是不够的,特别是跟货物贸易相关的一些产业,比如说远洋运输、金融保险、通关服务还是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