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期货行业助力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07.11.2017  15:12

  近年来,广东省聚焦农业和农村建设短板、区域发展差距、企业效益基础不牢固等深层次问题,集思广益寻求解决之路。在此过程中,拥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等功能的期货市场,正成为解决这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一剂良方。

   助力企业应对价格波动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给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带来了较大经营压力,造成企业效益不稳定。“通过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企业可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稳定生产经营。”  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桂萍表示。

  “钢铁行业价格涨跌受到市场的关注。而广东省众多钢铁企业也需要衍生品工具帮助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从而保证生产经营的连续稳定。”上海钢联华南区经理魏波表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最大钢铁生产企业,主营黑色金属冶炼加工、金属制品、焦炭及煤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等。近年来,韶钢利用了各类衍生品,对冲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据2016年年报披露,公司通过货币类、利率类金融衍生品以及商品期货等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约为1727万元,占净利润的17%左右。

  韶钢利用衍生品合约主要是对冲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现货价格波动风险;交易期限基本不超过一年。其中,商品类期货交易与现货库存周期相匹配,并且套保额度不超过保值现货的50%。

  不止韶钢,据统计,2016年年报披露衍生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有131家,其中广东省的上市公司有29家,包括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知名实体企业。

   期货应用模式不断创新

  “虽然很多上下游企业都使用了期货工具,但是期货市场毕竟是个专业的市场,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风控措施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如成立期货组织机构,满足风险隔离要求,建立内控执行制度,规范套保流程等。”广东广物金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向平表示。

  善用期货市场,可以提升上游企业的资金效率,保证中下游企业的利润,降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从而保证改革的持续推进。

  随着衍生品品种的发展,期货业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模式也不断创新。

  由于传统期货套保对企业运作流程的规范程度要求较高,大型企业往往具有先天优势,而中小企业则难以有效实施,场外期权的发展解决了这一问题。企业只需要支付少数权利金,便能将风险对冲的任务转嫁给期货公司,既能避免企业资金的风险,又能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这有利于广东省众多的中小企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场外期权的延伸,“保险+期货”模式在试点地区取得较好成效,为支持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工具。

  “保险+期货”模式中,企业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签订场外期权协议,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中对冲协议风险。这一过程不仅简化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流程,也有效地转移了企业的风险。

   引导产业利用期货管理风险

  “在国内,该模式初期主要用于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中,对象主要是农民或者农村合作社,目前已逐步拓展至工业品等其他商品领域。”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介绍。

  “保险+期货”模式对于广东省补农业短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模式促进了农业保险从传统的产量保险向价格或者收入保险的转变,有利于保障农民收入,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实施扶贫攻坚,实现“补短板”,协调广东省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

  广东证券期货业协会秘书长金国燕认为,期货行业可以为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些新的工作思路和服务模式,在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方面大有作为。

  赵桂萍表示,广发期货将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目标,重视发展大宗商品服务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合理引导产业客户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07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