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未成年人犯罪不力需多方施力

25.06.2015  16:15

21日,有网友爆料,浙江省庆元县多名初中学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关在黑屋子里暴力殴打,甚至用香烟头烫。22日,记者从庆元公安局获悉,受害小学生已经找到,殴打小学生时在场的四人也已到案,双方均为未成年人,不满14周岁。24日,人民网微博报道,江西永新一群初中女生围殴一同龄女生,被打女生跪地求饶,连说17次“对不起”,还是遭到扇巴掌和辱骂……

中青在线网友邓朝晖表示,校园霸凌如此猖獗,一定要对施暴者加强法律惩戒,甚至入刑。当孩子以施暴为乐时,首先应该反思的,就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复合因素聚合的结果,要应对未成年人犯罪浪潮,也需多方施治,置于社会共治层面去着力解决。

这样的思考不无道理。在很多人眼中,孩子被别的孩子打了,哪怕是被殴打、虐待,也只是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完全没有意识到那种行为的性质有多恶劣,产生的社会后果有多严重。即便有些人能够将此行为理解为“校园暴力”,但对于如何治理暴力通常“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无能为力、不了了之。必须承认,这是社会理性认知和治理能力方面一种普遍而深刻的无知。再加之,社会价值导向的混乱扭曲、社会组织介入的匮乏,未成年人犯罪也就自然喧嚣泛滥了。

腾讯新闻评论员王杨表示,以近日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中国留学生绑架、欺辱同胞一事为例,很多发生在中国校园司空见惯的霸凌事件,在美国各州均是重罪,不但要坐牢,甚至面临“终身监禁”的刑罚。以此为鉴,中国构建反校园欺凌和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体系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现有的少年司法体系是大有缺陷的。多数的犯罪违法少年,法律只要求他们的父母严加管教,问题是他们的“暴戾”,很多时候正是拙劣的家庭教育产物。不管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还是构建未成年人犯罪矫正制度,都是当下急切的。

专栏作家刘远举则介绍了美国针对青少年犯罪的惩治体系。他说,经过百余年探索,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包括保护观察、家庭监禁、电子监控、训练营地等措施在内的青少年矫治体系,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的确,因为系统性的惩治体系的缺乏,中国社会治理青少年犯罪的确存在着很大差距。比如说,两年前发生的重庆10岁女童从25楼抛下男婴事件,除了家长赔钱,10岁女童本身没有接受任何矫正措施。不得不说,中国社会对此的教育是失效而空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