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机器人市场容量扩增 中山装备制造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南方网8月7日讯 “现在不怕没订单,我们的订单排得很满,比去年同期至少有30%的增长。”中山市科捷龙机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洪德昨日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订单多得有些不敢接,怕产能跟不上,没办法有些订单不得不放弃,只好选客户了。
在石岐区民营科技园,2002年成立的中山市科捷龙机器有限公司厂房规模不算大,但在机械手研发生产方面,科捷龙算是行业内“隐形冠军”。早些年,科捷龙自主研发生产的“中国第一台卧式机用五轴伺服系列机械手,就填补了国内空白。
“全球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自动化、信息化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机器人是自动化技术的集大成者。可以说第四次工业革命仍是以机器人为基础的。特别是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全球制造业转移息息相关,机器人替代人将是全球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吴洪德分析,在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技改力度加大的大背景之下,我市生产机械手之类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助企业换“芯”加速
1992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生毕业的吴洪德,在当年“孔雀东南飞”的大背景之下,作为高级人才来到中山。如今,由吴洪德创办的科捷龙公司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方面所取得的研究与开发成果包括,获国家专利47项,版权35项。他所带领的团队一直有承担国家、省、市级研发项目。
正因为拥有技术的优势,科捷龙近年来为中山不少企业提供了升级的优化方案。吴洪德告诉记者,比如,他们服务过火炬区的一家注塑企业,运用他们的设备之后,一条线一个班可以省4个工人,两班就是8个人,该公司注塑车间自动化之前需60多人,自动化之后只需13人。“小榄一家电器企业,可以说是中山最大注塑企业,拥有600多台注塑机,现在有430多台装了我们生产的机械手,产能提升了15%,一年就可以新增产值700多万元。”吴洪德介绍说,这些年来,他们生产的机械手,除了远销到土尔其、泰国、越南等地之外,还为不少中山本土企业换“芯”,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与科捷龙一样,我市不少装备制造企业开始瞄向技术高端。在翠亨新区先进智造区,广东新优威印刷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内的一条酷似高铁模样的设备,让人眼前一亮,这台标有“A380”的印刷机设备组合,被称为世界上目前印刷行业内拥有的领先技术。该公司负责人刘洪生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由他主要完成的“VOC零排放、高效节能绿色凹版印刷机研发及产业产业化”项目,获得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个奖次全省只有五个。
“这个设备马上要试机了,其运用将给印刷业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据他介绍,这台设备把目前印刷所有的技术,包括凹印、柔印、胶印、丝网印刷,以及一些防伪技术加工手段,融合到一起,光这台设备就要卖到上亿元,而整个生产线一两个人操作就行了。
企业抢抓“机器人”市场商机
“当年我们向企业推销机械手的时候,多数企业不感兴趣,现在订单多得做不完。”面对这一现状,吴洪德心中正在谋划提高产能扩大企业的梦想。
吴洪德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企业使用机械手的不多,那时用工也没有现在紧张,2008年之后,企业对自动化的需求开始大了。由于用工规模较大的一些传统企业开始大面积运用机器人,这给造“机器人”的企业带来了商机,面对快速增长的订单,他们现在只好“选单”了。
机器人可以很好地实现人工替代。比如,近几年随着工人工资上涨及“用工荒”的出现,国内许多塑料加工企业也已开始安装机械手及相关自动化设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成为节约成本的新趋势和潮流。在塑料行业一般选择安装经济型工业机器人(简称机械手)。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张铁说,产业转型升级中,企业一方面面临用工短缺,需要“机器换人”解决“用工荒”,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需推进自动化进程。他表示,“机器人”将来是个很大的产业,现在广东不少城市都在抓紧规划这个产业。
吴洪德称,从国产经济型机器人的具体应用领域来看,近两年需求快速增长的领域,包括五金加工机床上下料、钣金加工机床上下料、码垛与搬运、打磨与喷涂及铸造等。2012年我国机器人本体市场达到48亿元,加上集成,机器人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92亿元。“结合行业专家分析,我们预计中国机器人市场未来10-20年均增长率为20%-30%.机器人是制造业自动化改造的重头,到2020年,机器人市场容量预测量为1234亿元。”吴洪德说,他们也希望抓住这次机会促使企业上一个新台阶。
机器人
员工短缺是企业转而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对机器人的需求都在上升。2013年,全球一共售出17.9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上升12%,创历史新高。不过,受到追捧的并不仅仅是工业机器人这一个种类。据央视报道,相比工业机器人,国内服务类机器人市场(包括公用和家用市场)有着更大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