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80多万人从事林下经济 及林地面积超3万公顷

16.03.2015  10:48

  ●本报记者  李跃

  特约记者  翁尚华

  通 讯 员  黄定锋  韩华华

  当前,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市不断探索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互促双赢的发展新路,以“经营青山绿水,发展金山银山”的思维理念,充分挖掘森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好耕山致富文章。在林下套种檀香、沉香、红豆杉、金花茶、金线莲,在林下养鸡、鸭、石蛙……在梅州,沉寂的群山被保护的同时,树林下那方绿色小空间的经济价值也被不断挖掘出来,林下经济逐渐成为我市林业经济发展的一项新兴产业。

  近日,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梅县区松口镇横西村的山上,隐身在高大松树林下的近千亩金花茶基地映入眼帘。金花茶树上布满了金色的花蕾,蜡质的绿叶晶莹光泽。“金花茶特性喜阴,要在空气湿度大的酸性土壤下种植,而这一大片松树林刚好都能满足这些条件,所以我们想到了利用现有的松树林来发展金花茶种植产业。这样既能保护林业生态,又可通过‘养茶’来‘养树’,一举两得。”广东盛世通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泉告诉记者,金花茶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格。除了林下种植金花茶、养殖鸡鸭,该公司还借助山林资源,用“以短养长”的方式,种植了檀香、沉香和黄花梨等名贵树种十多万株。

  此外,记者在梅州市中大南药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在林下种植红豆杉,现已种植了4000多亩。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如到丰产期收益至少能达5000元/亩,预计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

  这些公司利用丰富的林木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产业,只是我市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几年,我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突出,引进华清园生物科技、中大南药、盛世通林业、东强农业等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经营的模式,推动了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14年,全市共有80多万人从事林下经济发展,涉及林地面积超3万公顷,林茶、林药、林菌和林果产量都以万吨计数,林禽(土鸡、鸭、鹅)产量至少达600万只,林下经济已初具规模。其中,仅梅县区林下经济总产值已达2.86亿元,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有368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