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第14届全国“挑战杯”决赛中载誉而归 荣获特等奖一项
11月20日,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馆落下帷幕。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全国学联秘书长杜汇良,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单长勇,全国学联主席王圣博,竞赛评委会常务副主任奚广庆,中航工业集团特级专务兼办公厅主任朱宏斌,团广东省委书记池志雄等领导出席闭幕式。
经过网络初评、集中复评、决赛答辩,竞赛评审委员会最终从进入决赛的783件作品中评出38件特等奖作品。由我校谭砚文老师指导,曾华盛等6名本科生参与的作品“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基于8市22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从71件经济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特等奖。
同时,我校《广东省基层村居治理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报告——-基于21市77县709个行政村居实地调研》荣获二等奖,《强耦合金属-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理构建及其对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开雾睹天--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监控现场视频图像清晰化处理系统》、《智慧农业——远程环境监测与精准灌溉决策系统》、《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家庭农场发展研究》等四项作品荣获三等奖。
在参加终审决赛的318所高校中,学校整体成绩位列第43名,为近三届“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最佳,并重回“联合发起高校”行列。
作为代表国内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最高水平的竞赛,“挑战杯”素有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奥林匹克”的美誉。本届终审决赛的作品更注重技术创新和实用性。我校6件作品在前期共获得授权/公示专利1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SCI、EI等各类论文26篇,部分报告还得到了省委农办等政府部门的批示,受到了嘉宾、评委和参会代表的关注与好评。11月17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在察看“挑战杯”竞赛期间,与我校参赛师生亲切交流,勉励参赛学生继续深入开展研究。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察看我校参赛作品
本次大赛还积极促成参赛作品的科技成果与企业和资本进行对接。闭幕式上,我校“智慧农业——远程环境监测与精准灌溉决策系统”作为十件代表作品之一,与广州灌龙节水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签约。
大赛期间,校团委先后组织了近200名师生参观“挑战杯”,观摩学习国内各高校学术科技作品。11月21至22日期间,我校党委副书记陈少雄、校团委书记张耿受组委会邀请,与部分师生赴香港科技大学参加国际大学生创业创新峰会,了解国内外高校最新创新创业成果,并与境外师生和嘉宾共同参与论坛交流。
附件: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终审决赛获奖名单
奖项 | 作品类别 | 小类 | 作品名称 | 指导老师学院 | 指导老师 | 参赛学生 |
特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经济 | 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基于8市22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 | 经济管理学院 | 谭砚文 | 曾华盛 陈兆凤 黄颂歌 邹欣 潘家敏 陈坤彬 |
二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社会 | 广东省基层村居治理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报告——-基于21市77县709个行政村居实地调研 | 生命科学学院 | 杨志群 戴育滨 陈建 | 陈钊南 雷梓霖 邓盛杰 陈湘婷 梁易文 文伟丽 余家庆 黄子君 何浩贤 梅韬 |
三等奖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信息技术 | 智慧农业——远程环境监测与精准灌溉决策系统 | 电子工程学院 | 岳学军 张耿 张晖 | 王健 谭远祥 庞日君 方武宣 李文杰 梁维 黎智韬 林国涛 程瑶 汪思琦 |
三等 奖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信息技术 | 开雾睹天--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监控现场视频图像清晰化处理系统 | 电子工程学院 | 王卫星 陆健强 | 胡子昂 杨贤智 郑学炜 林庆钻 陈颖红 薛好运 朱斯玉 谢昊 刘朗 |
三等奖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能源化工 | 强耦合金属-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理构建及其对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 材料与能源学院 | 刘英菊 高琼芝 魏剑波 | 林晓敏 阮维硕 何祖宇 方森炫 纪丹燕 林婉霞 黄丽茹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经济 |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 经济管理学院 | 王浩 胡新艳 罗军 | 冯渝茵 欧阳浩杰 郑楷译 周方正 许捷瑜 卢权石 王智超 王术 |
(文/校团委 陈宇栋, 图/校科联 余佩诗,陈若琳,谭远祥等)
(责任编辑:李敏)